“用不着,我酒量真的不行,其实你也不用感谢,你买下这座院子,也算是帮我大忙了。”
“小李啊,听老哥一句话,这座院子你可要好好利用起来,千万不要转手。”
“咱们镇上就那么屁大点地方,那座院子位置仅次于百货大楼,你要是转手卖掉,以后想买这么好的位置可就不容易了。”
陈建新眼光可不差,他知道那座院子位置好,未来很有价值。
不过,价值再高跟他也没关系。
他志在仕途,他只想解决掉这块儿烫手的山芋,解除后顾之忧,至于最后便宜了谁,他才不在乎呢。
李春点点头:“这个我当然清楚,不然也不会借钱买下它了。”
“行,你小子还有点儿魄力。”
“回去之后,尽快去街道登记电表水表和门牌号,然后还要去派出所备案登记,那座院子才正式属于你。”陈建新说道。
这年头街道办事处的业务面相当广泛,抄电表和水表,同样是由街道负责。
“我知道了,回去我马上办。陈主任,往后要是还有这种机会,你可要想着我呀!”
“呵呵,你小子野心还不小呢。你先办事儿吧,其他的,以后有机会再说。”
两人就此别过,李春心花怒放,白铁摊子取回璇子,回去的路上一边骑车一边吹着口哨,感觉自行车都轻快了几分。
回到马家,院子里又多了一些人。
昨晚的凶神恶煞来了几个人,正在灵棚口跟刀子他们闲聊。
另外,马发两口子也来了。
放好自行车,李春把手洗干净,开始准备午饭,刘凤莲帮他打下手。
李春算了一下要留在这吃午饭的人数,让刘凤莲和了十斤面,自己烧一锅开水,把新做出来的璇子水煮消毒。
刘凤莲和好面团交给李春,问道:“李春兄弟,这是要做啥呀?这么多人,十斤面能够吃吗?”
李春笑了笑:“放心,只多不少。”
接下来李春的操作,颠覆了刘凤莲的三观。
只见李春往面盆里倒满了凉水,蹲在地上,两只手伸进面盆里,开始洗面团儿。
“这”
见她吃惊的样子,李春嘿嘿一笑道:“今天中午做一个凉皮,连饭带菜全都有了,省事儿又好吃。”
李春要做的就是陕西著名小吃,面筋凉皮儿。
这道饭菜结合的小吃,简首就是盛夏的最佳搭配,在后世,凉皮摊子随处可见,只要做的不是特别难吃,销量都相当可观。
在八十年代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也不发达,在热河还见不到这道美味小吃。
不只是凉皮,很多后世的爆款小吃,现在都还见不到踪影。
真正出现,要等到九十年代末期,热河市的企业多数破产重组,下岗职工另谋生路,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才开始把外地的特色小吃引入热河。
现在这个时期,除了老家在陕西的热河人之外,九成九的本土居民都没吃过凉皮,更不知道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随着李春的揉洗,面团在他手中变换成各种形态,刘凤莲看着都觉得解压,也有些跃跃欲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