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犊子,你要是不笑我没准儿还能相信你。”
“哈哈哈”
看到李春气急败坏的样子,大脑袋终于舒服了。
三十六拜都拜过了,就算白嫖也得坚持做完。
李春摇摇头摒除杂念认真操作。
花生油己经烧热,再加入少许荤油提香,然后把满满一大碗拍碎的老姜倒入锅中煎炸。
众所周知,姜可以去腥。
把大量老姜入锅慢慢炸制,待表面金黄捞出,姜辣素完全融入油里,现在这锅油不但能起到极佳的去腥效果,还能增添老姜的辛香,炒出来的荤菜味道相当巴适。
这个小窍门不仅限于做甲鱼,凡是需要去腥膻的菜品都可以用这种办法,效果显著。
炸干的老姜捞出弃用,加入大量蒜瓣爆锅,油温达到八成热,甲鱼下锅爆炒。
待甲鱼表面收紧锁住水分,这时再整点儿散篓子顺着锅边淋下去,最后一点儿土腥味也顺着蒸汽挥发掉,锅内留下的只有醇厚的鲜香了。
但凡是红烧口,制作步骤都大同小异,可为什么做出来的菜品味道天差地别?
原因就是两个字“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炒菜看似简单,但往往一个不起眼儿的小细节,也许就是点睛之笔。
各大菜系的经典之作,看似步骤繁琐,可实际上没有任何一个步骤是多余的,满满都是细节。
厨师水平的高地,就取决于细节的把控程度。
加盐调味儿,酱油提色,白糖提鲜,再加入少许花椒粉,最后倒入开水没过甲鱼,大火炖煮。
到这里还有一个细节,千万不要盖锅盖,至于原因以前详细介绍过。
甲鱼还在炖煮,大盘鸡汤汁己经收的浓稠,试一下味道咸淡正好,起锅装盘,开始制作最后一道菜,水煮鱼。
今天这份水煮鱼的菜底,李春就不再放飞自我了,用的是黄豆芽和丝瓜条。
水煮鱼这边开始汆烫鱼片,旁边红烧甲鱼的汤汁己经收的浓郁粘稠,火候刚刚好。
甲鱼块儿打底紧凑装盘,周边围一圈烫熟的小油菜点缀,最后把甲鱼壳盖在上面。
完美!
但是没有卵用。
毛线满意值都没有,李春又郁闷了。
“滋啦!”
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麻辣鲜香,代表着最后一道菜水煮鱼出锅。
再次见到这道菜,几位刷碗工依然满脸嫌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