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分钟后,西人组终于明白李春买烟是干啥用了。
给出货工一盒烟,后者笑呵呵带着装卸工绕远五十多米,去阳面大垛认真挑选木柴。
“二哥,为啥不在那边挑,这边不是绕远吗?”赵鹏月小声问道。
“这边是阳面,明白了吗?”
赵鹏月仍是一脸懵逼,杨士满嫌弃的说道:“阳面的木柴干,不压秤。”
赵鹏月恍然大悟,干柴和湿柴的分量差别可就太大了,一盒官厅烟真没白送啊!
学废了,学废了。
出货工在阳面大垛划了一个质量最好的区域,李春这一万斤一等木柴全部都在这个区域提货。
第二盒烟给了加工车间班长,加工出来的柴火,肉眼可见的整齐标准。
这边加工,李春带着几人去外面找马车。
没有挨个找车把式问,而是站在大石头上挥舞着大票大声喊道:“我这有一万大票,往大石庙镇街边送柴火。”
西人组面面相觑。
就这?
然而下一秒,所有车把式都积极围拢过来。
“同志,用我吧,我路熟。”
“同志,用我用我,我这骡子大,出脚力。”
“同志,我便宜”
李春嘿嘿一笑:“我就等这句话呢,咱这是个人买的柴火,就图便宜。谁要价低我就用谁。”
有些车把式懵逼当场,别人找车都是挨个打听价格,然后讨价还价,头一次遇到这样式儿的。
就在他们懵逼的时候,机灵的人己经开始报价了。
“同志,八毛钱我就送。”
“我,我七毛五。”
“我七毛五管卸车”
乱套了!
不用李春多说,车把式们自动压价,场面相当激烈,都差点打了起来。
最终有两个车把式主动把价格压到单次运费六毛钱,每次运送不低于五百斤,李春这才满意。
西人组眼睛晶亮,又学会了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