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后车架横着插一根木棍,两只装有螃蟹的水桶分别挂在两边,在老妈的唠叨声中,李春出发了。
路过镇上只是往院子里看了一眼,见老爸在花坛里翻地,其他人按部就班干活,李春便没有逗留。
快到机场小树林的时候,遇到送货回来的李虎,李春招手把他叫停。
“二哥,今天捯饬这么立正,不会是相亲去吧!”李虎打趣道。
李春呵呵一笑:“别扯淡,我去市里办事儿。老孟说明天要多少凉皮了吗?”
“那没有。孟经理说要看情况,要是不够用,下午他给你打电话。”
“哦对了,孟经理让我转告你,早点儿去张斌那把你的东西拿走。”虎子说道。
“我知道了。我爸在大院儿翻地呢,你要是没啥事儿过去帮他搭把手。天太热,我怕给他晒中暑。”
“行,我这就去。”
这一早上,李虎光寻思十五块钱工资了,一天就送一趟货,二哥给这么多钱他心里总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能额外帮他干点儿活,李虎心里踏实了许多,痛痛快快答应下来。
时间还早,李春来到裕华路大市场,这里街边有家理发店,准备剃个头然后再市场买点儿水果带上,光是螃蟹多少还是单调了一点儿,显得对人家不够尊重。
对于这家理发店,李春很好奇,每次来市场进货都要往里面看一眼。
这个年代多数都是拎着工具走街串巷吆喝理发,或者在固定地点挂一个幌子招揽生意,但九成九都是在室外,专门开理发铺子的凤毛麟角。
一开始,李春好奇这家理发店正不正经。
发现是一个六十出头干瘦的老爷子理发,便打消那种疑虑,反而认为,这老爷子敢开理发店,肯定有一把好手艺。
所以他才没在镇上理发,专门来这里探店。
以前都在外面观瞧,进店之后李春才发现,内部空间正经不小呢,能有二十平方左右。
但设施很简陋,一张桌子,一包工具,一个大镜子,墙上挂着打磨剃头刀的皮子,仅此而己。
老头笑呵呵打招呼:“小伙子,剃头啊!”
“嗯呐!”
李春指了指自己的板寸头型问道:“爷们儿,这样的你能行吗?”
老头很自信:“不就是平寸嘛,没问题。”
“多少钱?”
“两毛!”
虽然心中疑惑,李春还是坐了下来。
脖子围上白布,很快便传来手动推子“嘎嗒嘎嗒”清脆的声音,节奏很流畅,老爷子的表情很放松,李春放心了。
“爷们儿,你开这么大的店铺,就只干剃头的买卖呀?”李春轻轻张嘴小声问道。
“哦!”
原来如此,这就说得通了。
李春没再多问,只是打量这间店铺有些眼馋。
这间铺子位于市场中间,地理位置太棒了,将来拆迁换成底商,后半辈子都不用奋斗了。
店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