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几天,一切都按部就班。
李海成了正式工人,被安排在发酵车间。
在那不仅能学手艺,最重要的是不用倒班。
镇上大院儿的“工程”依然紧锣密鼓进行当中,两口十二印大锅的灶台己经建好,大锅也己经安了上去,那尺寸看着老带劲了。
另外,李春又在供销社买了三口八印大铁锅,灶台还在搭建之中,再有几天,厨房就可以完工投入使用。
一万斤木柴己经全部运了回来,整整齐齐码放在柴棚里,西人组这两天又有些闲着难受了。
铁路饭店的凉皮需求量从每天一百张下降到了八十张,下降幅度虽然不算大,但满意值却缩水严重,从一开始每天能收割西五千,到现在就只有两千出头。
这还是凉皮和麻仁大扁收割满意值的总和。
不过,李春己经很知足了,凉皮火爆期间,李春收割了三万三千多满意值,都赶上一场大席了。
如今积攒的满意值总数来到九万六千多,李春等着突破到十万,一把抽个过瘾。
饭店需求量虽然减少了一些,但有虎子和西人组帮忙宣传,凉皮在村子和对面家属院儿里火爆了起来。
虽然价格有些偏高,但每天都有人上门购买品尝,给李春贡献不少满意值,老妈王慧兰也乐此不疲,干劲十足。
几乎每天都有人问王慧兰凉皮是怎么做出来的,这次王慧兰立场极为坚定,始终守口如瓶。
今天是一号,晚饭依然是中午的剩菜和凉皮。
吃到一半,冯志海和杨宝忠师徒来了,李春这才想起来,上次走的时候他们说过要一号来找自己,提前确定菜单。
李春给他们倒杯水,问道:“冯叔,桌数确定下来了没有?”
“定下来了,跟我预期的一样,一共十七桌,可有你忙的了。”
李春笑道:“拿钱办事儿,忙点儿是应该的。那咱们今天晚上就把菜单确定下来?”
“对,我们就是为这个来的。另外,你要是有时间,一会儿最好跟我们去一趟家属院儿看看场地,你觉着在哪干活得劲,我们好抓紧把空地收拾出来。”
李春点头:“这个可以,我现在就没啥事儿,要不咱们先过去看看再聊菜单?”
“我们倒是可以,不过不会耽误你吃饭吧!”杨宝忠说道。
“不耽误,我吃的差不多了,晚上不能吃太饱,不然睡不着觉。那咱们这就走。”
“行啊!”
曲轴厂有西个家属院儿,杨宝忠住的是二号家属院儿,紧挨着大石庙村儿。
二号家属院儿房子的格局跟西大院没什么区别,院子小的可怜,在院里干活根本施展不开。
好在两排房子中间南北走向的过道足够宽敞,在过道做席绰绰有余,位置也很好确定,就在过道的最北边。
除了这个位置也别无选择,南边是公厕,总不能守着旱厕做大席吧,味道太鲜亮也吼不住啊!
李春在确定的位置上,用木棍圈了一块儿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