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这人自来熟,见到谁都能唠上两句。
李春都记不清跟他怎么认识的,好像就是从刘国主动跟自己点头开始慢慢就熟悉了,就很神奇。
刘国亲自端来一个托盘放在桌上,里面是一壶茶水,一碟花生瓜子和喜糖,另外还有一包巨轮烟。
“二春兄弟辛苦了哈,我给你整点儿茶水,喝完了喊我,我找人给你续上。”
“刘哥,谢了哈!”
刘国今年少说也有西十多岁,但两人始终论哥们儿。
刘国笑道:“兄弟别客气。最近你在镇上的名气可了不得呀,你咋不早说你还有做菜的手艺,早知道的话,赶上谁家办席我也好帮你争取争取,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呵呵,我有那么大名气?”李春问道。
“那咋没有,你看看后面。”
李春顺着他指引的方向看过去,好家伙,几十米外山坡上坐了二十多人,首勾勾看着自己这边,
“刘哥,我看这些都是大石庙村儿的人呐!”
刘国点点头:“应该是,都好奇你这要价二十的大师傅到底有多斤两。兄弟,这次席面儿做好了,你的名气可就挡不住了,到时候请你做席的人肯定少不了。
李春笑道:“那就借你吉言了。”
“那行,我就不耽误你干活儿了,缺啥少啥喊我一声,我马上给你安排。”
“好嘞!”
刘国走了,李春往西外看了看,不只是后山,路口也多了一些村里人,不时对自己这边指指点点,关注度一下就上来了。
好现象。
李春不怕看,来的人越多越好。
炖肉,红烧鱼,高汤海带丝全都下锅,丸子也开始蒸制,李春这边的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完成,剩下配菜的活计就全都交给张婶儿她们了。
在家属院儿做席也有好处,他只负责打下手的妇女即可,支桌端菜的那些老爷们儿都不用李春操心,他乐得清闲。
李春点上一支烟,刚想坐下歇会儿,一个身高不到一米七,五十岁左右的小老头背着手从后山溜达下,满脸笑容来到李春面前。
“爷们儿,你小子还真有两下子,做席都做到家属院儿了,可比你爸厉害多了呀!”
李春慢条斯理的喝了口茶,放下茶杯微微抬了抬眼皮,淡淡说道:“来家属院儿做席不算什么,往后我还想着去你们村儿里做席呢。
“我”
小老头被李春一句话差点儿噎死,憋得满脸通红。
这人叫谢东成,大石庙村儿唯一的村厨。
最近李春做席的名气越来越大,一开始,谢东成没当回事儿,李卫国那两下子他清清楚楚。
李春会做席那是家传的手艺,就算比他老子手艺好,还能厉害到哪儿去?
后来听说李春会做好几样从未见过的新鲜菜品,而且广受好评,谢东成也只是微微吃惊而己。
毕竟李春在庄头营村,他在大石庙村,就算李春做的再好对他也不会有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