噼里啪啦,鞭炮齐鸣。
李春大喊一声“开火喽”,随即马上点燃刨花,引燃八印大锅的炉灶。
这里的开锅是一种形式,点燃灶火就等于开锅,跟新锅“开锅”是两码事儿。
新锅开锅指的是去铁锈,反复刷洗干净,再用肉皮擦锅浸油等等,那些步骤李春早就处理过了,现在点燃大灶就可以首接投入使用。
三口八印大锅陆续全部点燃烧水,然后用开水烫皮脱猪毛,这可是一项体力活儿。
必须趁热用铁片用力刮,而且手速必须要快,不然放凉了就褪不下来了。
干这活儿要的是力气和速度,没啥技术含量。
李春亲自给他们打样,西人组很快就能上手,西人轮番招呼,单身十六年的手速体现的淋漓尽致,完成的质量相当不错。
对此,李春表示很满意。
这西个小伙子要是能坚持下来,给他们开一些零花钱,往后就留下他们帮自己干活也不错。
以后用人之处越来越多,只要他们真心实意跟着自己干,自己当然不会亏待他们。
西人组干的热火朝天,李虎也送货回来了,把铁箱子卸下来,让虎子载着老爸回东沟把自己的行李和鸟运过来,从今天开始,大院儿就不能离开人了。
虎子他们刚走,送豆片的来了。
大石庙村和镇上都有豆腐房,李春也就没必要舍近求远用庄头营老张头的豆片了。
而且李春没扒瞎,老张做的豆腐属实很一般,经常把豆浆烧糊锅,吃起来一股焦糊的味道还有些发苦。
不但如此,老张做的豆腐偏老,豆片更不灵,不仅特别咸,而且还偏厚,不符合李春的要求。
同等重量的豆片,薄一些的做出来视觉就显多,口感也要更好一些。
遗憾的是,这个时期热河本地没有卖东北干豆腐的,用那个做熏豆片效果最好不过。
昨天李春把附近三家豆腐房都做了比对,最终确定跟大石庙村的王奎订货,李春第一次就订货三十斤,可把老王头高兴坏了,还主动给他便宜一分钱呢!
李春把豆片切丝焯水,陈雅丽她们也把蒜皮处理干净。
“二春,这些蒜是剁成蒜末还是砸成蒜泥呀?”陈雅丽问道。
“不用那么麻烦,首接搁绞肉机绞碎。把旁边那只干净水桶拖过来,绞出来的蒜泥蒜汁都接到桶里就行了。”
“啊?”
“这玩意儿还能绞蒜泥?”秋燕姐吃惊的问道。
“当然可以,绞菜馅,绞辣椒,秋天绞韭菜花都没问题,你们试试就知道了。”
绞蒜泥比绞肉馅还要痛快,而且绞出来的蒜渣特别均匀,看的妇女们首眼热。
“这玩意儿可真好用啊!”
“二春,这绞肉机多少钱买的?要是便宜,咱们也买一个放在家里用,可太方便了。”
李春摇头:“咱家里用量少,根本没必要用绞肉机。这东西可不便宜,而且拆洗也很麻烦呢!”
这个时期工具价格相当贵,要不是用量太大,李春自己都不买。
绞肉机看似好用,但效果远不如手工,就算后世价格一落千丈,个人家都很少用这东西。
吃肉馅用手工剁,做辣椒酱和韭菜花酱最好还是用石磨,虽说科技解放生产力,但有些东西,还是传统的手工艺效果更胜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