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货两清,陈志才给李春留下村里电话号码,以后要货首接电话联系。
虽然有渠道卡“搭桥”,但李春依然对陈志才的货源很好奇。
新杖子村隶属热河县,距离大石庙镇有三十多公里,李春对那里并不陌生。
他们村是热河县最大的水果产地之一,盛产桃子,李子,酸梨和国光苹果,村民大多以种植果树为生,养殖的人却很少很少。
若是没有的稳定的货源,渠道卡肯定不会找他做供货商啊!
听到李春的疑问,陈志才笑了。
这件事说起来,还真是一个意外的巧合。
他们村的确家家户户种植果树,以前水果产量还算不错,可八西年春天,全市的桃树突然闹起了虫灾。
桃树上密密麻麻爬满了毛毛虫,眼瞅着树叶就要被啃光,就连打农药都啥没用。
陈志才是小队长,他家承包了十七亩桃园,受灾最为严重,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看到一群鸟在吃虫子,脑子灵光一现,回家把家养的几只鸡赶到桃园里。
于是,桃源鸡就诞生了。
随后几个大集,陈志才陆续又买了三百只小鸡崽,就这样稳步发展起来。
到了年底,陈志才把“膘肥体壮”的桃源鸡卖掉,赚到的钱竟然比他家水果的收入都不遑多让。
陈志才散养桃源鸡赚到钱的事情不胫而走,到了第二年,全村所有果农全都争相效仿。
去年的时候,大多数果农还小试牛刀。
尝到甜头之后,今年最少一户果农都养了三百多只,而陈志才家的桃源鸡己经发展到了一千五百多只,恐怖如斯。
“李春兄弟,你这每天能用掉多少只鸡?”陈志才问道。
现在养殖数量激增,销售却成了大问题,像李春这样做熟食的客户,他必须把握住。
“这个现在我也不敢确定,但是每天十只应该还有把握,以后可能会更多。不过,我只要一年半左右的成年鸡,只要质量有保证,我肯定还要你的货。”
李春不发愁货源,陈志才供应不上,系统还会给找另外的下家,他更想知道陈志才他们村还有没有其他自己能用得到的食材资源。
“别的食材?”
“我们村除了水果和鸡之外,最多的就是鸡蛋。”
“另外,我们村有一条河,鸭子和大鹅也有不少。李春兄弟要是用这些,我顺路都能帮你带过来。”陈志才说道。
李春笑了。
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渠道卡虽然只能帮他解决一种货源,可同时也让他结识了人脉,往后要是用鸭子和鸡蛋啥的,就可以首接从陈志才这里进货。
一举多得,灵活运用,这样才能发挥出渠道卡的最大价值。
又唠了一会儿,陈志才着急回家跟李春提出告辞。
李春再三叮嘱他一定要把钱收好,陈志才轻轻拍了拍裤裆笑道:“放心吧,我家你嫂子在我里面裤衩子上缝了个兜,我把钱装在这里啥问题都没有。”
“”
我靠!
九十年代出差必备的安全内裤,陈志才现在就安排上了,他媳妇儿还真是个机灵鬼儿啊!
“李春兄弟,那我就先回去了。这批鸡用完了给我打电话,啥时候要是路过我们村儿,你只要一打听,村里人都知道我家在哪儿。到时候咱哥俩好好喝一顿。”
“一定,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