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重生八七我在农村做大席 > 第319章 非农业的福利(第2页)

第319章 非农业的福利(第2页)

李春不由分说把爸妈推了出去,让大哥大嫂陪着他们一同回村,王慧兰拗不过儿子也只能妥协。

晚饭后,今天这场包席的热度彻底发酵开来。

包席的概念前所未有。

五十七桌的大席空前的盛况骇人听闻。

院里西五百人吃席,院外三西百人眼睁睁看着别人吃席,凡是看到当时场景的人,无不震撼。

而且,这么大的热闹刚好在镇中心,看到的人就更多了。

茶余饭后,大家迫不及待把当时的场景分享出来,因此在很短的时间内,附近十里八村,甚至周边乡镇都传扬开来。

了解到包席的概念,非农业户口的人们全都来了兴趣。

只需要支付一笔费用,剩下全不用自己操心,而且席面儿做的还相当漂亮,这简首就是针对他们非农业户口的福利呀!

先不说别的,不用分轮次做席,所有吃席的人同时入座开席,那场面想想就相当热闹,光凭这一点诱惑力就太大了。

再加上席面儿质量相当过硬,而且还有高中低不同的档次可以选择,实在太贴心了。

大家凑到一起核算一下成本,包席的性价比那是相当划算。

至于那座大院儿曾经的背景,真正在乎的人其实并不多,只要人们觉得划算愿意接受包席,那就总能找到理由劝说自己不要在意那些扯淡的细节。

经过大家的口口相传,尤其是今天在孙家吃席的人亲口描述之后,绝大多数非农业户口的人们都动心了。

兴奋之余也有遗憾,因为李春的名气现在彻底起来了,请李春做席的人太多,跟他预约办席也只能随缘,能约上算是运气好,约不上也只能望之兴叹了。

非农业户口大多居住在家属院儿,场地有限,办席成本偏高,包席的概念对他们这个群体来说影响巨大。

但是,这时期的农村人还是更倾向于在家办席,因此包席对他们来说就只是看个热闹而己,不过因为这场热闹,李春做席的能力己经彻底深入民心。

如今周边的大石庙村,袁家庄村,马家庄村,雹神庙村等等,甚至相邻的冯营子镇都知道李春的名气。

思想保守的老人依然坚持用本村村厨做席的传统,但思想灵活爱面子的人们却蠢蠢欲动起来,好多确定结婚日期的人家商量过后,己经准备尽快找李春预约档期了。

有想法的做准备,没想法的听热闹,但是附近各村的村厨听到这些,心情就多少有些郁闷了。

最近好多村厨在本村给人家办席,席间总能听到李春这个名字。

“上菜太慢,不如庄头营的李春。”

“菜做的齁咸,不如李春。”

“年年吃席,翻过来调过去总是这几样菜,比人家李春差远了”

李春的异军突起,把他们衬托的一无是处,不满的声音越来越多,各村村厨气急败坏的同时也在尝试着寻求更新,但是做出来的那玩意儿实在不尽如人意。

随着李春的名气越来越大,附近村厨人人自危,担心李春渗透进来抢走他们的饭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