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转圆馀地将会再次受到压缩但依托石溪守城,一旦卫国大军压境,怕也是守不住,到时候好不容易聚拢起来的五千兵卒也打没了的话,那就一切都要完了。
“先生,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啊。”
齐良拈动着手指,“石溪是大干的最后退路,一旦亡国,再想复国,难上加难。”
“最关键的是,这是大巫占据正统大义的最后机会。”
“再往后,哪怕大巫再继续斗争,甚至挑动方圆数百里起义,到时候蹦出一支支起义大军,他们都只会宣称自己的正统地位。”
“所以,石溪最好要守住,这会是大干的一面旗帜,只要它不倒,其他人就算另起山头,也占不了大义。”
“对大巫而言,石溪的正统意义,大于战争意义。”
周晋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明白了齐良的意思,“那先生的意思是—?”
齐良指向石溪,“大巫本月之内就要在石溪登基,恢复大干正统。”
随后他又指向宜县后方,“之后派出军队,袭扰卫国粮道,尽量拖延卫国出兵攻打石溪的时间。”
一听到“登基”二字,周普的心脏猛然狂跳。
他下意识看向供奉在香案上的传国玉玺,“先生,现在登基合适吗?”
齐良点了点头,“此时登基,有助于聚拢最后的大干民心,否则百姓就算想要反抗卫国,也不知道为了什么而抗争。”
“这一战,输了,大干国祚就此断绝;赢了,就是大干中兴的开始。”
“无论如何,都是由大巫开始或是结束,这才是关键。”
他成竹在胸笑道,“大巫放心,齐某有信心,可以阻止卫国大军至少两个月,且不用一兵一卒。”
“只要大巫勤加操练兵卒,增加大干军力,定能守住大干国祚!”
周普目露惊喜之色,“先生,如何能做到?”
齐良坐下,“此次卫国出征大将,名为祝泽,被卫国拜为上将军,在卫国朝堂可谓位高权重。”
“之前他一直坐镇后方稳固新攻下的城池,在长石县受阻的卫国军队,只是他派出的前军。”
“但是长石县惨败后,他已经动身,准备亲自指挥最后的灭干之战。”
周普眼中的惊喜之色,瞬间被惊惧所占据,“这先生,此消息可当真!?”
“那可是祝泽!正是因为他,卫国近十年军力空前膨胀,已然有了霸主之姿,
“我们如今仅剩最后一城,数百里纵深,如何能挡得住他?”
齐良轻笑道,“此消息属实,不过大巫莫要惊慌,祝泽统兵的确强大,但他的弱点也恰恰也在于此。”
周普还真被说懵了。
什么时候,强也成了弱点?
“卫国朝堂之内,还有一相,名为赵钦,长期受祝泽压制,如今祝泽眼看就要完成灭干大功,接下来大巫觉得那卫国之相会如何?”
齐良拨动着手腕上的玉石珠子,“另外祝泽一旦成功灭干,在卫国之内,除了卫王,可还有人能镇住他?”
“身为君王,最忌讳的就是此等功高盖主之臣。”
“那祝泽,功劳太大,威势太盛,兵权太重,活不了多久的。”
周普闻言,似乎隐隐想到了什么,但还是有一层窗户纸没有捅破,遂双手抱拳道,
“还请先生指点迷津。”
齐良说出了自己的计画,“我已经派人前往卫国都城,拜见那赵钦。”
“同时还让人在都城散播消息,说前军之所以战败,损兵折将万馀,实际上全部都是祝泽的刻意安排。”
“目的就是为了有借口往前方囤积重兵粮草,否则以上将军之能,又如何会中一个小小的水攻之计?”
“而这位上将军不断囤积粮草和重兵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在等灭干之后,登基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