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他习剑七载,不知实力会达到何种程度。
李砚知闻言不禁咋舌,“三年小成,一年便大成,修炼速度竟越来越快?”
“是。”苏谷似乎感受到了空气中弥漫着的凝重,“此人五岁就拜入上清道,一直都是上清道里有名的愚钝之人。”
“后来等他成为上清道大师兄后,众人才知道,他的愚钝并非是领悟不到什么,恰恰是他领悟的太多,所以会在修炼的最开始,就开始构建属于自己的悟道之法。”
“一旦这条路走通,那便是一日千里,平步青云。”
如此说法,就连陈胜和宋蠡也都是第一次听说。
宋蠡看向苏谷,“他专修剑,那他的方术,你可曾听说过?”
苏谷摇头,“不知,他对外展示的一直都只有剑,甚至连他剑匣里的剑有几柄,外人也都不知道,更别提他的方术”
话还没说完,苏谷面色陡变,立刻看向殿外。
空气中,一股令人浑身汗毛炸起的锋锐之气,好似长江大河般奔涌而来。
大殿之内,陡然刮起了阵阵微风。
陈胜和宋蠡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出了忌惮之色,皆严阵以待。
“啪嗒。”
“啪嗒。”
微弱的脚步声,似乎没有受到距离的影响,清淅地回荡在大殿之内。
每一声都象是踩踏在心头,就象是一柄剑,一次一次刺在心上。
可怕的压迫与锋芒,潮水般席卷而来即便身为道子,宋蠡都感到如芒在背,忍不住屏住呼吸。
道子和道子之间的差距,当真已经大到这般地步了吗?
仅仅只是脚步声,就几乎让他失去了出手的勇气。
一道道斜长的影子,出现在大殿的石板地面上,一步步靠近台阶。
终于,
李砚知看清了这些道门弟子的面庞。
就在这时,
苏谷踏前一步,随着他的脚步落下,纵横棋盘瞬间铺展开去。
整座问方殿的地面,都成为了他的棋盘。
“既见李师,为何不拜?”他的声音里夹杂着棋子碰撞的激荡,将脚步声中蕴藏的气势直接戳破。
“李师?定法之事尚未尘埃落定,怎敢称师?”道门数十人的队伍前,一人上前反问。
宋蠡感受到那种如芒在背消散,顿时惊出一身冷汗,又逢道门中人诘问,羞恼之下当即说道,
“李师之名,乃始皇帝亲自下诏所封,尔等安敢抗旨不尊?”
始皇帝圣旨中所言,是教导天下初境方士,对二境并无任何约束,但宋蠡此时却并未明说,要在言语交锋中率先占据上风。
始皇帝诏命!?
道门之人面面相,他们从南疆匆匆而来,对诏命之事并不知晓。
对面这帮人胆子再大,也不敢拿始皇帝的圣旨开玩笑,所以此事恐怕为真。
怎么办?
一上来就先行礼道一声李师,这气势岂不是直接就要垮了?
言语间的交锋,李砚知并未在意,他的目光在这群人出现的瞬间,就集中到了那个背负剑匣的道家弟子身上。
此人身上的气息,就连他都不由生出一种危机感。
看似锋芒毕露,实则反而已经在极度内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