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成神,就必须得到徐祖的支持,没有徐祖为他遮风挡雨,光是朝堂上的动荡就能让他死上八百回,所以他们师徒二人之间,很多事情是没有秘密可言的。
只有互相信任,才能朝看正确的方向前进。
徐祖若有所思,而又意味深长地看向李砚知,“始皇帝可以凭借大夏的扩张不断变强,那你呢?”
“以你的性格,不会是甘于人下的人。”
李砚知眉头微动,随后笑道,“也许是独立成神,亦或是一力破万法。”
“这条路人间还没有成功者,所以我也不敢确定。”
徐祖点了点头,没有再说话,重新眺望远方。
接下来的时间,
李砚知几乎无时无刻都在推演完善泰山封禅。
始皇帝的气运帝王修行法,本就复杂无比,但他还想借泰山封禅完成更多的事,所以泰山封禅的难度还要往上拔高数筹。
他是一位真正的人间帝王,无论未来的史书会有多厚。
必定会有浓烈的笔墨,留下大片篇幅。
千古一帝,已成必然!
李砚知也希望能真正为他续命,同样也为大夏续命!
人间旧神还时不时有残馀作乱,天上旧神对人间虎视耽耽,始皇帝在,才能守住大夏,为苍生谋一份福祉。
这样的事,徐祖做不到,天下方士也做不到,只有与大夏气运绑定的他,才能做到!
李砚知在这件事上耗费的心力,甚至比在奉阳学宫时还要大。
远在浩瀚蓬莱的干国,此时也成为了他的试验场。
齐良本就对祭祀仪式颇有研究,再加之李砚知从中指引,很快便有了封禅的初稿。
接下来就是干国依照初稿,开始进行第一次封禅。
这一次封禅,祭告的不是十二祖神,而是李砚知特意钦定的古神,并以传授的《筑基三境宝经》作为锚定。
以古神代天,这也是为了古神法身由虚转实做准备。
干国的封禅,规模并不算大,盖因干国如今还比较弱小,汇聚不了太多的气运,但李砚知却从中感受到了一种与香火愿力有些类似,但依旧不同的力量。
人间气运果然有些门道。
第一次干国封禅之后,李砚知便开始调整泰山封禅的具体细节。
封禅,既是人间帝王对上天的祭告,同样也是在以人间气运封神!
帝王挟人间气运,承认上天,那上天才是神,否则,狗屁不是。
所以,始皇帝到底想借泰山封禅做什么?
李砚知心中涌现出无数猜测。
自我封神?
不可能!他与人间气运紧紧捆绑在一起,想封都封不了。
除此以外,还有什么可能?
李砚知面对着还需要修订的封禅仪程,摇了摇头,继续埋首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