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那遥远的吴国,江东的皇宫内,孙坚正与周瑜并肩而坐,共商大计。
孙坚身着一袭华丽的龙袍,威严地端坐在龙椅之上,他的目光如炬,凝视着周瑜,似乎在期待着他的见解。
周瑜则身着一袭红色的长衫,身姿挺拔,气宇轩昂。他的长发如瀑布般垂落在双肩上,轻轻拂过他那如刀削般的面庞,更显得他风度翩翩。
他的双手优雅地交叉置于桌前,手指修长而有力,透露出一种沉稳和自信。
孙坚缓缓启齿,声音中带着一丝凝重,仿佛这是一个关系到吴国命运的重要问题。
“周公瑾,依你之见,我们接下来的局势该当如何应对?”
周瑜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轻轻甩动着他那如墨般的长发,仿佛在整理思绪。他的动作优雅而自然,没有丝毫的做作。
终于,周瑜开口了,他的声音沉稳而坚定,仿佛已经深思熟虑过这个问题。
“陛下,就目前之局势观之,魏、蜀、吴三国在司马懿那场狡诈的离间计所引发的大战之后,皆元气大伤。我吴国亦是损失惨重,重武器尽失,无数英勇之士魂归九天。想在短期内恢复往昔之盛况,实属不易,此乃不争之事实。”
周瑜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当前局势的担忧,但同时也显示出他对吴国未来的信心。
孙坚闻言,无奈地点了点头,长叹一声。
“唉!此战确使我吴国元气大伤。”
然而,周瑜却轻轻摇了摇头,嘴角勾起一抹淡然的微笑。
“话虽如此,陛下可知,魏国与蜀国之损失,实则更为惨重。此番战役,我吴国亦非毫无所获。”
孙坚闻言,脸上浮现出一抹疑惑之色,饶有兴趣地问道。
“哦?此言何出?”
周瑜微笑着为孙坚与自己各斟了一杯香茗,轻轻推至孙坚面前,语气温和而耐心。
“陛下莫急,且听我细细道来。”
孙坚微微颔首,与周瑜一同轻抿了一口茶水,茶香袅袅,仿佛能抚平人心中的烦躁。放下茶杯,周瑜双手再次交叉置于桌上,目光如炬,俊朗的面容上带着一抹自信的微笑。
“虽说我吴国此番损失惨重,但据我所得之消息,蜀魏两国之损失,更为触目惊心。先说魏国,他们分兵两路,分别伪装成蜀军与吴军,企图攻打我吴国与蜀国。这两场战役下来,他们已损失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国家之损失程度,并不亚于我国。更何况,他们虽赢得了这场战役,但所得之实质性收益却几乎为零。”
孙坚闻言,眉头微皱,不解地问道。
“这能说明什么?”
周瑜耐心地解释道。
“陛下需知,战争之目的,在于获取利益。有战争,便必有损失与牺牲。因此,必须通过赢得战争来弥补战争所带来的损失。但若一场战争即便赢了,却毫无实质性收获,所得之利益几乎为零,那么这场战争便毫无意义,只不过是徒劳无功、损人不利己罢了。这与战败,又有何异?”
孙坚仔细聆听,频频点头,深以为然。
“嗯,此言有理!”
随后,周瑜继续说道。
“再者,司马懿此计甚毒,其本意在于将我等与蜀国之将领尽皆收入囊中,如此一来,便可一举将我两国剿灭。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他的如意算盘最终还是落空了。蜀国那边,刘备等一干将领本已被曹操成功擒获,这对曹操而言,无疑是如获至宝。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谁能料到,刘备等人竟然会在关键时刻被人所救,成功逃脱了此劫。如此一来,曹操原本的巨大收获瞬间就如同泡沫一般,化为了泡影。而反观我吴国这边,司马懿不仅未能如愿以偿地擒获我国任何一员将领,反而在与我军交锋时身负重伤。依我之见,他在短时间内应当是无法再对我国构成任何实质性的威胁了。”
孙坚闻听此言,微微颔首,表示认同,其面色依旧严峻,毫无松弛之意。
“如此说来,魏国此番可谓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啊!”孙坚沉凝片刻,缓声道。
周瑜闻听,亦是颔首表示赞同,其嘴角微扬,似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正是!他们非但无所得,反而损失了大量人马。短时间内,应无再有大动作之可能。我们可趁此机会,休养生息,训练士卒,待我军力再次壮大之时,便是我们报仇雪恨之日。”
孙坚闻言,眼中闪过一抹坚定的光芒,重重地点了点头,表示完全赞同。
孙坚轻启朱唇,浅尝了一口香茗,随即目光灼灼地望向周瑜,问道。
“那蜀国所承受的损失,与我国相较,又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