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子殿下,您确实想法独特,只是恐怕难以如此轻易实现。战场上死伤在所难免,对于您要求的不损失一兵一卒便能拿下胜利,在下实在无能为力,恕在下做不到。不过,其他方面嘛,在下倒是可以给您出出主意。”
听到司马懿说能帮他出谋划策,曹植顿时喜笑颜开,连忙感激地说道。
“多谢军师大人,那究竟该如何是好呢?”
司马懿冷哼一声,心中暗自思忖,方才曹植所说的那些想当然的想法,足见他从未上过战场,一直将战争当作儿戏,恐怕他根本不懂如何带兵打仗。
于是,司马懿便随口说道。
“若想满足您的这些要求,其实倒也不难。三皇子殿下只需待敌军完全进入山峦之后,立刻派出一小部分人将狭窄的山峦后路完全封住,切断他们逃跑的路线。等敌军有所察觉,早已埋伏在山峦两侧的您,立刻率军直接出击,冲下山去,一部分人他们近身肉搏,一部分人在上面放箭打掩护凭借我方兵马众多的优势,很快便能将他们全部击败。敌人受到突然攻击,定会兵荒马乱,届时你们定能轻易将他们击败,杀死其他士兵,将敌人全部歼灭,他们的粮食也只能留在原地被你们所获。只留下主将一人,到那时,任他有天神之力,也难逃您手,抓获他岂不是轻而易举之事?”
听着司马懿的话,曹植顿时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完全没有听出来司马懿其实是在有意坑害他,甚至还觉得这主意十分高明,连忙笑着点头,对司马懿感激地说道。
“感谢军师大人指点,在下定当铭记于心。”
看着曹植将那故意坑害他的计谋视作高超之策,兴奋得手舞足蹈,毫不犹豫地加以肯定,连片刻思索都未有,便觉得此计甚妙。
司马懿见状,嘴角不禁扯出一抹不屑的冷哼,心中暗自思忖:曹植果然从未上过战场,根本不懂得如何统率兵马作战,不过是将打仗当作了一场儿戏般的想当然之事。
像他这样的人若上了战场统率兵马,非但无法消灭敌人,反而会将自己连同麾下的兵力一同送入绝境。
要知道,倘若曹植真的依照司马懿的计谋行事,司马懿敢断言,他必定一事无成,且会死伤惨重,能否从战场活着归来都是未知之数。
原本,在山谷两侧设下埋伏,占据着居高临下的绝对地势优势,按常理而言,根本无需冒险下山近身肉搏,只需在上面放箭或是推下石头、木头砸向敌军,便能轻而易举地取得胜利。
然而,若曹植真的如司马懿所说,一部分人下山近身肉搏,另一部分人在上面持续放箭掩护,那无疑是将自己置于险境之中。首先,山谷下方地势本就狭窄,再加上敌军拥有众多运粮车,活动空间更是被压缩得所剩无几。
倘若曹植的大军一股脑儿地冲下去近身肉搏,根本就没有活动空间,而且还会白白耗费大量兵力。
真正能够发挥作用的,只有冲在最前面的那一部分兵力,而身后的那些兵力因地势狭小,根本无法施展拳脚,只能被白白浪费。
再者,曹植也不动动脑子好好想想,运送粮食这般重要的任务,而且还是大批量的粮食,吴军怎会派遣普通士兵运粮呢?
定然是出动精锐部队。用普通士兵去抢劫粮食,本就正面难以抗衡,所以才选择在山上偷袭。
可他倒好,放着地势优势不要,冲下山去与敌军肉搏,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况且,若真如此行事,吴军极易击溃曹植的部队。他们只需击败唯一能够发挥作用的先头部队,而由于曹植带下去的人实在太多,整个部队站位过于密集,一旦先头部队出现任何问题,如慌乱、混乱,甚至败退,便会引发连锁反应,后续部队瞬间就会被冲散,作战秩序荡然无存。
失去了作战秩序的部队,即便兵力充足,也不过是一盘散沙,根本无法作战。
这一切还只是冰山一角,更可笑的是,曹植竟觉得司马懿让他大军下去肉搏,再留一部分人在上面放箭是个好计划。
他完全不运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下面的人本来就多,站位密集,弓箭又不长眼睛,若在上面放箭,极有可能射到自己人。
倘若因此造成士兵伤亡,极有可能激化士兵之间的矛盾。
战场之上本就是生死搏杀之地,一个不留神便会丧命,士兵们防着敌人就已经疲惫不堪,如今又因曹植这般愚蠢的指挥,还要防着自己人,这让士兵们如何生存?
士兵们极易产生情绪不满,瞬间便会爆发内战。
届时,士兵与士兵之间相互殴打,不用敌人出手,我们自己人就已经先把自己给干掉了,基本上也就不用再打了,直接便输定了。
倘若这些事情都一一发生,曹植别说立功了,自己能否活着回来都是个巨大的疑问。
所以,司马懿对曹植这样的人极为瞧不起,觉得这样的人根本不懂得如何上战场打仗。一个上战场只顾着立功,而不考虑其他事情的人,将来又怎么可能成为一个好的君主呢?
曹植这般缺乏谋略、不懂得审时度势之人,若真登上高位,那将是天下百姓的灾难,因为他根本不具备统率万民、治理天下的能力,只会在盲目与冲动中,将一切带入万劫不复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