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荣国府内的藏书可借予你家抄录,望王家善加爱护。
至于东府贾政还做不了这个主。’
王宁远哈哈一笑,‘贾大人果然进退自如,放心宁国府王某会亲自去求贾仙长,不劳您费心。’
不让我费心,你带上东都作甚。
真是不当人子!
‘贾大人请喝茶!’
贾政端起茶杯,嘴刚碰到茶杯,王宁远又说了一句。
‘东城兵马司指挥使已经有人选了,是新进妃位,周妃的兄长。’
贾政愣了一下继续喝茶,心里更是五味杂陈。
我那苦命的女儿,到底又慢了一步。
‘门外是令泰吧?’
‘二叔,是我!’
到底长进了,知道好友家有长辈去世,连家都没回直接先去吊唁。
‘进来说话!’
令泰进来,先给贾政弯腰施礼,之后才整理衣服给王宁远磕头。
‘大哥,可好?
学堂,可好?
乡邻们,可好?’
令泰一脸的庄重,‘父亲一心教书育人,学问更加精进,心宽体胖,整日充实。’
用心还能胖了,真行!
‘二婶家,大舅父家捐了银子,准备扩建学堂,细分学子。
学堂中的学子让侄子给二叔问好!’
王宁远笑着点点头,‘他们有心了,希望他们有一个好前途。’
‘乡邻多向侄儿打听二叔一家生活,都说等秋里给京中送土产。
对于县令、县丞也不乏溢美之词。’
这是知道王宁远的职权,换县令、县丞也得挑拣一下。
别安排个祸害乡邻的县令下来。
看看生活好了,关注的点都不一样。
‘劳大家惦记,回头我给大哥写信,让他代我谢谢乡邻。
起来吧!’
在谈话王宁远和贾政之间可就融洽多了,一副多年老友的架势。
谈的也是有关漠北蒙古来使的问题,送到手里的政绩,做不好就是打陛下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