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王子腾想干什么真以为本官不知。
贾蓉到死也不会想到他的叔爷和王子腾在干嘛,你们小心过头了。”
贾珍狐疑的看看贾政,在开口明显冷静了不少。
“王大人请您明言,我不想蓉哥儿死的不明不白。
您也听到了,宁国府如今已经成了案板上的肉。
与其将家业给了豺狼,不如便宜互助社!”
王宁远点点头,“放心,珍大老爷若是出了意外,本官立马封存宁国府产业,谁也别想染指。”
说完王宁远起身看了一眼德哥儿,示意他仔细听。
“贾史王薛是金陵四大豪门,财富更是不计其数,家家都富可敌国。
赦大老爷,您可曾了解过贾家财富的来路。
没错是战争,贾家在金陵也算富裕,可国朝定鼎后贾家财富剧增,财富哪里来的?
自然是战乱中掠夺来的,有了国公位后,这些财富才真正的属于贾家。
史家财富的积累更是传奇,战功不显,可国朝定鼎后官员多数出于史家门下。
权力买卖的利润还需本官给他们普及嘛?
贾史两家都瞧不上薛家,毕竟薛家只是商户出身。
贾大人,您夫人所在的王家又能强出多少?
跟随贾家军后的商队,奴隶队都是王家在掌控吧。
这种信任和战场上的袍泽无异。
薛家是大商,在定鼎天下时不止收集情报,更是在不停的扰乱战线后的敌军士气。”
贾家三位有没有听懂德哥儿不知道。
可他的确听懂了,军权、治权、财权、舆论是财富的基石。
难怪父亲对江南的态度大变,资本萌芽已经出土,在江南已经形成财阀,聪明的炎黄子孙早就关注到了。
学社的大兴,舆论的控制更是江南仕林的看家本领,同样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学阀。
文惠之地从来不缺惊才绝艳之人,配合上舆论,想掌控政治并不难。
明末频繁换相,掌握舆论和人才库的江南没少出力。
义忠亲王之乱让皇家不敢轻易出京,整日待在皇城中的帝王是所有文官最想要的结果。
过度的中央集权让朝政滞涩,国策难产,反而加剧地方各势力的抬头。
只不过他们更加隐蔽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