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们知晓上官惦记就成,毕竟办事的是他们。
一味刚直固守原则,反倒会让大家离心离德。”
德哥儿苦笑一下,“顺天府胥吏比之京中普通七品官员都富裕。
多少人打破头都想进来。”
“这些油滑胥吏却是能让府衙内官员省心不少。
大原则上不差,别的倒可以睁一眼闭一眼。
他们哪怕转任流内官,天花板也一目了然。
就像贾芸那样,顶天能升到七品。”
“爹,能吏转官已属不易,步伐不宜过大。
繁华江南能让孩子读十年书的家庭也并不多。
教育太贵,吏转官若门槛放低,名额依旧会被士绅集团把控。”
这小子,几句话又将话题带往江南。
“中庸,国人更喜欢折中。
陛下和夏尚书不会一直顶着。
最后不过是折中罢了,对北静王的施压不会停。
关外异族也会支持,只是筛选会更严苛些而已。
江南事若是镇府司和刑部接手,那必然是人头滚滚。
骂名自然落在镇府司头上。
若是刑部和大理寺接手,可能会温和很多。”
看到儿子的表情,王宁远摇摇头。
“这种事大皇子不能参与,骂名只能老子背,贤名必须留给继承人。
太子会花从江南收回的银子就行。”
“爹,您的意思是江南一案会交给镇府司办理。
也对,这次扬州之事镇府司给皇家抹黑,干脆连骂名也替皇家背上。
怎么不对?”
王宁远点点头,“对,没什么不对。
只是苦了二皇子,要背一生的污名。”
德哥儿一想就通,笑嘻嘻的说道。
“您也真是,也许这就是二皇子最想要的呢!”
爷俩聊的开心,门外传来爽朗的笑声。
“听说府丞大人家的麒麟儿来了,替本官通传一声。”
顺天府治中大人曹龟来了,王宁远笑眯眯示意儿子去迎接一下。
这位八面玲珑的曹治中,儿子多接触一下总没有错。
文来词去了盏茶工夫,曹治中这才走到王宁远身边。
“真羡慕持正兄,已经后继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