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节过后,北静王立马出列弹劾王宁远。
王宁远只能出列等着自辩。
替北静王代笔之人果然是才华横溢。
条条罪状入骨,若是都做实,王宁远千刀万剐都是轻的。
不等太上皇,陛下询问,王宁远将自己的官帽取下,一言不发的跪了下来。
“王宁远请太上皇、皇上还臣清白。
自臣接任顺天府府丞以来所有账目都整理完毕在午门等候。
臣请有司仔细审查。”
话音刚落,文武官员群里就传出议论声。
今日王宁远的表现明显不似平常,一位能言善辩的官员,居然拱手将主动权交给太上皇!
反应快的官员已经将目光看向龙椅上的太上皇。
中品级的官员心中已经开始重新评估北静王在太上皇心中的份量,也不得不重新正视太上皇在皇权上的强势。
“王爱卿,朕可否认为这是认罪!”
“太上皇明鉴,臣一心为国,任上并无逾越之举。
只因辽东田产一事,都是北静王污蔑报复。”
皇上也一脸担忧的看向太上皇,那份惶恐和刚得皇位时如出一辙。
没等到到王宁远的反击,让不少官员感到失望,同样也有替王宁远担忧的。
已经有官员不顾礼仪抬起脚后跟,伸长脖子打量夏吉的反应。
王宁远作为改革派中坚力量,如果此事抛弃,将会动摇部分改革派官员的信心。
夏吉如同老僧入定般依然挺立,似乎没看到王宁远的狼狈和北静王的得意。
北静王面上得意,心中却没来由的泛起一丝惶恐。
陛下宠臣,改革派中的先锋大将居然今日居然如此轻松的就被除去。
在其它文武眼里北静王往日里的温文尔雅,无心党争、政争的形象将一去不返。
北静王小心的打量着太上皇,太上皇一脸平静却没有开口挽留王宁远。
“王宁远尸位素餐,致使顺天府亏空,后更有藐视皇权,即可罢职还乡。
无旨意不得离开邹县!
刑部、户部、大理寺、都察院协同清查顺天府,若有贪腐,朕必将严惩不贷。”
听到陛下居然如此严厉果断,北静王已经不是打量太上皇了,眼睛都快瞪出来,想让太上皇从轻发落王宁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