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始皇死土地分 > 第398章 造出AK47(第2页)

第398章 造出AK47(第2页)

他现在还只是要对西域三十六国发动经济战,还没有要发动军事战争。

赵扶苏又去了国防学院。

他是有火力恐惧症的人。

如今的左轮手枪才六发子弹,这火力太弱了。

他要开始研发ak了。

ak在极端环境下的可靠性近乎“变态”。

这是ak最核心的优势。

由于ak枪机与机匣、活塞与气缸之间留有较大间隙,允许泥沙、灰尘、水分甚至少量异物进入后仍能正常动作。

例如,在沙漠、雨林、泥浆等恶劣环境中,即使枪管或机匣内进入沙粒、泥水,只需简单抖动或擦拭,ak仍能完成击发。

赵扶苏要研发ak,也是为了进攻西域三十六国,在做准备。

西域三十六国处于沙漠之中,风沙很大,正需要ak这样的枪械。

ak的结构简单,维护门槛极低。这是因为ak的核心部件仅数十个,且多为冲压、锻钢等简单工艺制成,无复杂精密零件。

拆解无需专用工具,士兵用一枚子弹即可完成分解。只要敲出固定销,就可以进行拆解,并且清洁、润滑步骤极少。

即使是未经系统训练的民兵、平民,也能快速掌握基本维护,尤其适合后勤保障薄弱的战场。

西域三十六国距离咸阳有两千公里,正需要这种维护门槛极低的武器。

ak的耐用性“抗造”,寿命极长。

机匣、枪机等核心部件采用厚壁锻钢,枪管镀铬,可防腐蚀、耐磨。能承受粗暴使用,如摔打、磕碰、甚至车辆碾压后仍可能正常射击。

单支步枪的使用寿命普遍超过1万发,部分保养得当的老枪,如二战后生产的ak-47,至今仍在战场使用,远超多数步枪的设计寿命。

ak的生产几乎不需要高精度机床,机匣采用冲压工艺,零件公差要求低。可以说低成本、易量产,适合大规模装备。

在经过赵扶苏的一番捣鼓以后,大秦的第一支ak47被他这个八级钳工给手搓了出来。

枪身入手,沉甸甸的质感让他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兴奋与期待。

他深知,这把枪对于大秦帝国的军事力量提升,可能有着革命性的意义。

接下来就是要进行试射,检验他自己搞出来的ak47的性能如何了。

,!

军事试验场上,烈日高悬。

赵扶苏身着一袭简洁却不失威严的黑色军装,迈着沉稳而有力的步伐,缓缓走向试验场中央。

他的手中拿着ak47突击步枪。

这把枪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属部件闪烁着冰冷而锐利的光芒,仿佛一头蓄势待发的猛兽。

由于这把ak47是他手搓出来的,因此他十分熟悉枪械结构。

为了防止炸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