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你们看,那代氏先前还说不急不急的,现在刘明十八岁了,就连巧巧来年也有十五岁…她急得跟啥似的,聘礼、换文书、成亲,全部都放到了半个月里…有的她忙了。&rdo;
&ldo;所以说啊,这儿女的婚事还是早些时候就开始张罗才行,不然这还不知拖什么时候。&rdo;
&ldo;要我说,这儿女婚配也不要太挑了,都说门当户对什么的,难不倒还想自个儿的儿子娶大家小姐?亦或是自个儿女儿嫁入豪门?&rdo;
大家东扯扯西扯扯,又有人道:&ldo;得亏他们把婚事定在了这个月末,不然定二月里,光是种田都腾不出手来,哪还有时间帮忙啊!&rdo;
&ldo;这倒也是…去年庄稼的收成差了那么多,希望今年的好一点才行。&rdo;
&ldo;说起这个…哎,虽说还有几个月,但今年那什么缴税啊!&rdo;
因为庄稼收成差的缘故,还多人口多的家里都有些愁闷了起来。
&ldo;只希望今年的税收能低一点才行,可现在上面都没有这话,多半是不可能的了…到时候实在不行,就只有卖…地了。&rdo;
这话一出,聊天的气氛顿时沉凝了起来,气氛有些沉重了。
恍惚,卖地就是最后一根救命糙了。
…
听说下聘、换文书和嫁娶都在这一个月完成,招弟还是暗暗吃惊了一番,这包办婚姻能幸福吗?而且两人毫不熟悉,一下子就跳入同一个生活圈子,都能适应过来吗?
招弟把心中的疑惑的说了出来,得弟笑了笑,看着认真求解的招弟,解释道:&ldo;二妹,你认为像爹娘那样在婚嫁前就熟悉的人能有多少对?&rdo;
这话把她问住了,招弟微微的摇头。
&ldo;就拿我们村里的来说,像爹娘这样的,根本就没几对…更多的都是婚前从没见过面…两人忽然之间走入对方的生活,或多或少有些不习惯,甚至有摩擦…到最后,不都是白头到老了吗?&rdo;
相濡以沫,白头到老。
活了几十年的她,忽地有些不解了,如果这办法好,那为什么到了现代还提议恋爱自由、婚姻自由呢?
或许,只是人们没有勇气去挣脱那个束缚吧!同样的,她也没有那个勇气。
…
转眼,就到了二十八日。
天蒙蒙亮的时候,刘氏就已经起了床。虽是对代氏十分的不感冒,但今日好歹是她侄子一辈子的大事,所以她还得赶过去帮忙。
就连田光明也没能幸免的被拉起了床。
穿衣服的时候,田光明有些埋怨,&ldo;每次只要他们一做事,你就积极的跟什么似的…我们要是做什么,可没见他们这么积极。&rdo;
刘氏白了他一眼,&ldo;你的意思是不想去?&rdo;
看那故作生气的模样,田光明微微叹气,&ldo;我这不是在穿衣服吗?&rdo;
&ldo;哼!谅你也没这个胆子。&rdo;说着,刘氏转头撩开门帘进了里屋,轻声的对床上的几人道:&ldo;大妹,醒了吗?&rdo;
&ldo;嗯。&rdo;得弟就要起身。
&ldo;你们还睡一会儿吧!我先过去忙了,等会儿记得过来吃早饭哦!&rdo;刘氏说完,转身出了卧房,见田光明也已经收拾好了,拉着他就连忙的往那边赶去。
过去的时候,已经有好些人在那里了。
又翻了几个身,见外面的天色已经鱼肚白,招弟一个鲤鱼打挺的就做了起来,&ldo;睡不着了。&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