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不远处的老人参见状,不禁啧啧叹息道:“小丫头啊,我看这小白就是太好动了,在这空间里闷得慌,出去溜达了几次之后,心就变得野了,就光想着出去玩。我看呐,它肯定是不喜欢待在这儿咯。”老人参一边说着,一边还不忘用手比划着,“你瞧瞧,这空间大得很呢,我都走了好几天了,愣是没找到个尽头。”
然而,老人参的话还没说完,原本趴在地上的白泽突然像触电似的,猛地一下站了起来。它的双眼瞪得浑圆,死死地盯着老人参,嘴里还发出一阵低沉的吼声。紧接着,白泽张开那血盆大口,如饿虎扑食一般,径直朝着老人参猛扑过去。
老人参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了一大跳,他根本来不及反应,只能本能地撒开双腿,拼命地向前狂奔。
山上的动物野兽纷纷从树林里探出头来,看着这一场你追我赶的场景。程锦月知道像这种你追我赶的场景时有发生,由他们去吧。
夜色如墨,清水镇的石板路上却人头攒动。程锦月牵着马,站在路口,眉头微蹙。按理说,这个时辰,镇上的居民早该熄灯就寝,可眼前却是另一番景象——老老少少,提着布袋,匆匆往镇门口赶去,脸上带着期盼与焦虑交织的神情。
妇人停下脚步,打量了程锦月一眼,见她衣着不凡却风尘仆仆,便道:"姑娘是外乡人吧?赶紧去镇门口,古姑娘在发救济粮呢!"
程锦月心中一动。这古姑娘能在灾荒年拿出粮食分发给百姓,必是个一心为民的奇女子。想到自己上古戒指中储藏的粮食,她不由一阵惭愧——明明有能力帮助灾民,却因顾忌暴露上古戒指的秘密而束手束脚。
她牵着马,随着人流往镇门口走去。路上,她注意到许多人的衣衫都打着补丁,面黄肌瘦,眼中却闪烁着希望的光芒。长长的队伍从镇门口一直排到了主街上,每人手里拿着一个布袋,安静地等待着。
一位中年汉子捧着几乎空荡荡的布袋,摇头叹息。
汉子抬起头,苦笑着摊开手掌——掌心只有一小撮米粒,恐怕连熬一碗稀粥都不够。还想给孩子吃顿饱饭"
程锦月心中的疑惑更深了。若粮食不足,为何要大张旗鼓地发放?究竟在打什么主意?
她加快脚步,终于来到队伍最前方。临时搭建的木台上,几个丫鬟模样的女子正在分发粮食,而站在一旁指挥的,是一位身着淡紫色纱裙的年轻女子。
当看清那女子的面容时,程锦月如遭雷击,整个人僵在原地。
那张娇媚如花的脸,那双含着算计的眼睛,她绝不会认错——正是古媚儿!她怎么会在这里?又为何假借救济之名发放那么一点粮食?
古媚儿似乎感应到了什么,转头看向程锦月所在的方向。程锦月迅速低头,躲入人群中。看来今天入不了金州了,必须弄清古媚儿的目的,顺便把上古戒指的粮食趁着天黑,偷偷送到每家每户。
这古媚儿与战慕辰形影不离,如今独自出现在清水镇,必有蹊跷。以古媚儿的人品,断不可能无缘无故救济灾民。这其中必有阴谋!
程锦月悄悄退到一旁,仔细观察着发放现场。的灾民,都会被引导到旁边的一个小帐篷里,片刻后才出来。出来的人神情恍惚,走路有些不稳,却似乎并不在意。
补药?程锦月心中冷笑。古媚儿会好心准备补药?有买补药的银子,能多买多少粮食,发放给灾民。
一个大胆的猜测浮现在程锦月心头:古媚儿假借发放救济粮之名,实际上是在收集灾民的血液!
她必须查清真相。程锦月装作顺从地退后,牵着马绕到帐篷后方。借着夜色的掩护,她进入了上古古戒指,凭着上古戒指的隐身,悄无声息地靠近帐篷。
帐篷内,一位老者坐在矮凳上,手腕被划开一道小口,鲜血滴入一个精致的玉瓶中。古媚儿站在一旁,面带微笑地看着。
老者感激地接过,一饮而尽,随后眼神变得迷茫,顺从地站起身,摇摇晃晃地走出帐篷。
程锦月看得怒火中烧。血,还在所谓的"补药"中下了使人失去这段记忆的药物!难怪领完粮食的大叔,只记得领了粮食,并未记得自己曾经被放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