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喂你喝红枣汤。”谢良媛端了白瓷碗,勺了一口,偿了一下,温度适当,便凑到刘氏嘴边,笑道:“娘,如果女儿没记错,这是女儿第一次喂您吃东西。”
刘氏含笑张开嘴,咽下,不消片刻,便喝了大半碗,许是刘氏说了一番话,加上情绪波动,很快就感到精神不济,眼皮变得沉重,视物也开始模糊,她怕良媛担心,便勉强提起精神道:“媛儿,时辰已晚,媛儿早点休息,娘先回寝房。”
“娘亲别动,女儿出去让爹进来抱您回房。”谢良媛起身,几步至寝房门,打开时,谢晋成已站在门外等着,寒风扬起他鬓角的细发,拂着微微发青的脸盘,可见,他一直未曾离开过。
谢良媛心头微恸,忙退后一步道:“爹,您怎么能站这里等,要是受寒了,谁来照顾娘亲。青荷你也真是,都不懂劝劝父亲。”
“六小姐,奴婢错了。”青荷也不辩解自己规劝了多次,只是谢晋成不肯听。
“不必担心,爹是男人,这点寒气怕什么!”谢晋成搓了一下手,先到火盆边将自己身体烤热,方过去将已陷入昏睡的刘氏抱起,离开前交待一句,“媛儿,你早点歇着。”
谢晋成抱着刘氏离去,谢良媛回到内寝中,一眼就看到搁在桌上的桃木桩,她眼角微微一跳,那种不舒服的感觉又萦上心头。
今天发生太多的事,先是谢良敏的求救,后来又发现与南皓国有关的法阵,就在刚刚,刘氏又告诉她,谢雨离才是她的亲生母亲。
谢良敏她已让暗卫直接告之大伯谢晋河和三叔谢晋元处理,谢晋河的意思是尽量瞒着谢老夫人。
南皓国的法阵之事,有钟慧在,也轮不到她来操心。
至于她和谢雨离的关系,说实在,她对谁生了谢良媛并不感兴趣,因为她是夏凌惜,她重生后,所感受到的全是刘氏给予她的母爱,因此,她甚至连知道谁是她亲生父亲的兴趣也没有。
可不知为何,心里头总是缠绕着一种散不开的阴霾,仿佛下一瞬,那淡淡的雾蔼会转成一股旋窝,将她吸食殆尽。
青荷端了半盅的红枣汤进来,见谢良媛发怔,轻声道:“六小姐,你把红枣汤喝了,奴婢让三喜她们把浴桶抬进来,你还是早早沐浴,歇了吧!”
谢良媛轻捻了一下眉间,接过红枣汤,汤里没有红枣,全是熬得浓浓的汤水,她干脆利落地饮下,开始自行脱去外裙。
西凌皇宫,承义外殿,宫灯在夜风的吹袭下左右摇晃,因为四处窗户大门皆敞开,冷风不时地灌进,吹得殿内衣袂飘飘。
水月裹着厚厚的披风与数十名的宫女和太监一直等候,案桌上的药水凉了,又更换成热的,直等着偏殿的帝王出来透气时,侍候他净手。
三更鼓后,兰天赐抿着淡粉的唇从偏殿步出,半垂的双瞳泛着掩不住的倦色。
几个太监抬着担架半躬着身进了偏殿,不消片刻,抬出了三具的尸体,迅速离开外殿。
水月将备好的药水给他洗去双手上的血渍后,侍候他脱下染了血渍的外袍,低声道:“药浴之水已备妥,皇上您是现在用,还是……。”
兰天赐微微摇首,淡淡道:“再解剖一具看看。”
又是熬了一夜!且,不时与尸体打交道,哪有胃口正常饮食,这几天兰天赐明显消瘦下来。
水月心中暗叹,从宫女手上接过新的白袍,一边侍候皇帝更衣,一边低劝道:“皇上,您已经连连解剖了二十多具,结果都一样,想必过日谢六小姐的开腔术不会有什么问题,您还是放宽心。”
兰天赐静默不语,转身斜靠在一旁的长榻上,单手支颐,阖着眼,陷入沉思。
在决定为谢良媛做开腔术时,兰天赐下旨征调各郡各县的死囚,有自愿者,开腔后如果能活下来,便赦其死罪。
第一轮下来,七个自愿者无一存活。
倒不是死在开腔术中,而是全部死在七日后的发烧和各种并发症。
因此,兰天赐当即下令在医卫营建临时的医帐,不仅对开腔的器具进行一系列的消毒,并对提供开腔术的场所进行消毒。
第二轮的试验,七个全部活下来。
第三轮,就是对新鲜尸体的解剖,通过解剖,了解人体内部心脏和心肺血管的构造,并做下完整的绘图和摘录,而不是仅凭借先人留下的医书。
到了现在,兰天赐已经对心脏四周的血管和筋脉了解得一清二楚,就算几日后,给谢良媛开腔发现她的心和肺根本无法通过手术矫正,他也能娴熟地将一切复原,不让她受到一丝的伤害。
可是——
心里总有一丝意味不明的焦燥在灰蒙蒙中发酵、膨胀,却找不到源头在哪一点。
这也是他连日来,日夜埋在这里,不停地对女尸进行解剖的原因。
忽地,一阵寒乍起,卷着树叶扑了进来,水月忙将挂在一旁的狐袭轻罩在兰天赐的身上,嘴里劝道:“皇上,起风了,不如把窗子关上,小心着凉,娘娘又该心疼。”
这几日,兰天赐一直与尸首打交道,出来透气时,已无法忍受空气的凝滞,便是累极了睡着,也是开着窗户。
沈千染心疼得只好令人在外殿的的门边、窗边搁满火盆,只盼吹进来的风会稍稍暖些。
“月姨,朕再透半会气。”兰天赐阖着眼开口,狂风扬起乌发,撩着男子雪白的脸,甚至有几缕盖在了他的眼皮上,连一旁看的宫人都手痒得恨不得上前替帝王捋一捋,可偏生,那人完全没感觉似地陷入沉思。
半柱香后,兰天赐支身站起,正待向偏殿走去,一个暗卫如鬼魅般地现身于殿外的门槛边,单膝跪下,“皇上,六小姐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