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扬州乃其腹地,绝对不能撒手不管,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混乱如麻的曹操在荀攸的提醒下想到了司徒府掾属刘馥。
早年为了躲避战乱,刘馥寄居在扬州。
袁术败亡之后,他便劝说袁术的部将戚寄和秦翊等人一起投靠曹操。
曹操觉得刘馥有劝说降将经验,又在扬州工作多年,便上报天子封其为扬州刺史,命其去接任严象,平定叛乱。
刘馥没有辜负曹操的重托,刚到扬州便干了两件大事。
一件是把治所从寿春迁到了合肥。
当时的合肥几乎是一座空城,没有任何的资源,在刘馥的治理下,很快就成了一座繁荣州治。
另一件安抚周边乱军。
梅干、雷续、陈兰等人在其劝说下归顺了朝廷,并定期向朝廷缴纳供奉。
刘馥的成功也帮助曹操重新稳定了九江郡的局势,暂时消除了来自扬州方面的压力。
时间到了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四月四日,在大军出发前夕,孙策前往丹徒山中打猎。
因其所骑乃快马,护卫未来得及跟上,便落了单。
恰好此时许贡三个门人突然出现。
孙策见三人刻意隐瞒身份,便二话不说,拉弓射箭直接杀死一人。
余下二人非常恐慌,当即弯弓搭箭,予以还击。
孙策面颊中箭,回到城中后伤势愈发严重,自知不久于人世,就请来张昭等人,托以后事。
一代英豪孙策,从小便跟随其父孙坚征战沙场,凭借千余人马拿下江东六郡,成为东汉末年实力数一数二的诸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天妒英才,二十五岁的孙策殒命在出征曹操的前夕。
孙权接过哥哥孙策手中印信,正式接管江东。
先前谋划的偷袭许县之事也因此耽搁。
或许是天助曹操,若是此刻孙策真的出兵许县,曹操便会腹背受敌,最终大概率败北。
但扬州之事还没有完。
孙权当年虚岁十九岁,被东汉朝廷册拜为讨虏将军,兼领会稽太守,驻守吴郡。
他以张昭为文臣领袖,周瑜为武将之魁,待张昭以师傅之礼,而以兄礼事周瑜,又以程普、吕范等为腹心将帅。
孙权在众多老将的辅佐下,很快就在江东站稳了脚跟。
但江东六郡毕竟被孙策刚刚统一,很多地方势力先前是碍于孙策的面子,才安定下来。
如今孙策已去,孙权尚未弱冠,他们自然会有异心。
公开反叛的人当中与曹操有关系的便有两人,一人乃先前听命于孙策,击杀严象实力大涨的李术,另一人乃孙氏宗亲,暗通曹操的庐陵太守孙辅。
李术公开反叛后便极其高调地接纳了从孙权麾下叛逃的人。
孙权自然不会允许,便向他要人。
李术回了一封无比嚣张的信:“有德见归,无德见叛,不应复还”。
气得孙权破口大骂。
孙权毕竟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就以此为理由,想要攻打李术。
但李术所在的庐江郡与曹操相连,若是李术向曹操求救,事态便会不受控制。
于是,孙权决心先写信给曹操,以便安心取李术。
只不过,孙权想多了,曹操压根没有功夫来管这些事。
喜欢曹操那些事请大家收藏:()曹操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