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赏得有个充分的理由,不然无法服众。
曹操思索了片刻,想到前一段时间东边青州和徐州一带还处于混乱动荡中,臧霸等人坚持正义,匡正时弊,讨伐暴虐,平定了海滨到泰山之间的广大地区,功劳非常大。
于是,灵光一闪,曹操便将他们都封为列侯,封臧霸为都亭侯,并加授威虏将军的称号。
一个来回,都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说到东边青徐一带,动乱是没有停过。
先前管统离开北海之后,各郡就遭受到了贼寇的袭击,很多县被迫归入贼寇势力范围。
后来臧霸出面将各方击败,总算是平稳一段时间。
建安十年三月初,沿海数郡因为袁谭的败亡再次纷纷反叛,加上辽东军阀公孙度曾渡过渤海在东莱、北海等地攻略,并设置营州,还任命了营州刺史柳毅。
柳毅的出现,直接斩断了朝廷对东面数郡的掌控,混乱程度一再加深。
曹操自然不允许这样的情况出现,便命张辽再次独自领军出征。
这是张辽第二次独自领军。
张辽已经从原先曹操帐下的一名将才,逐步成为能独挡旗帜的帅才。
在张辽之前,通常都是曹仁担任这个角色。
足见张辽的能力十分出众。
平定叛乱张辽确实有一手,他到沿海数郡之后,便瞄准两个关键,一个是贼寇首领,盘踞在北海郡,另一个是营州刺史柳毅。
两路人马都不是张辽的对手,张辽轻松拿下。
同时又与长广太守何夔合兵平定了矣平的从钱等人。
时间到了建安十年(公元205年)四月,曹操这几个月的攻心策略成效立刻显现出来。
幽州方向,曾经幽州刺史袁熙帐下大将焦触、张南反叛袁氏,领兵将袁尚和袁熙赶出了幽州。
袁氏两兄弟无奈只能一起朝着辽西方向的乌桓部落逃亡,想要求助于单于蹋顿,恢复袁氏对河北的掌控。
三郡乌桓是东汉末年辽西、辽东、右北平三郡乌桓部落的联合体,其族群源于东胡分支,公元前206年匈奴击溃东胡后南迁至乌桓山形成独立民族。
东汉建武二十五年(49年)乌桓完成第二次南迁后,部分部落入居辽东、辽西、右平等边郡。至汉末,辽西乌桓首领蹋顿整合三郡十余万户部众,成为北方重要军事力量。
在袁绍与公孙瓒相争之际,蹋顿曾出兵协助袁绍,击破公孙瓒。袁绍因此矫制赐予蹋顿及三王难楼、苏仆延、乌延等人单于称号及印绶。
袁氏兄弟离开后,焦触自称为幽州刺史,强行率领幽州各郡的太守、县令等官员,归顺曹操。
他聚集了数万军队,举行盟誓仪式,杀了白马祭天,下令说:“胆敢违抗命令的,斩首!”
众人慑于威势都不敢抬头看,依次歃血盟誓。
幽州别驾、代郡人韩珩对袁氏忠心耿耿,又是当地的名人,不愿跟从,当场提出反对。
焦触大度地以树大义、行大事来回应,并用韩珩的志向来激励众人忠于君主,便不再勉强韩珩,放过了他。
随后,焦触等人率领部众投降了曹操。
曹操封投降的官员为列侯。
喜欢曹操那些事请大家收藏:()曹操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