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是黄盖与曹操约定的投降之日。
曹操将贾诩约到身边,一同站在营帐高台,望向不远处的长江对岸。
张辽匆匆来报,已依照曹操的安排,留下三千将士准备应对不时之需。
另外连环船也解开了三成,留出缓冲水域。
说是全信,曹操还是留了一手。
寅时三刻,乌林矶的水涨。
黄盖按照曹操的要求,船头立青幡为号,船尾系赤灯笼,驾驶着众多船只朝着曹操水寨而来。
曹操指着远处而来的一条小火龙,问贾诩:“文和记得吗?当年吕布败亡前,宋宪、魏续也是这样来降的。”
曹操望着远处摇曳的灯火,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用兵之道,在于因势利导。即便有诈,老夫也得接下这招。”
贾诩忽然明白,曹操老了,不再年轻,他有不得已而为之的理由。
等接下来将士传来的信息让曹操心中一紧。
前线来报,说黄盖的船队船身吃水深浅不一,不似装载粮草的模样。
曹操不自觉地向前走了几步,眉头紧皱,定睛望去。
此时黄盖的船队已经接近曹操的水寨,曹操也看清了情况,果然如前报所说,吃水深浅不一。
而且,这些船行驶度过于迅。
曹操已经意识到问题。
更关键的是,此时刮的是十分罕见的东南风。
这个大冬天,居然刮起了东南风。
“叫人拦下船队!”
曹操大吼一声。
可惜已经来不及。
黄盖的船队顺风而来,早已经贴近曹操的大营。
猛然间,每一只船都燃起熊熊大火,从岸上望去,江面上一条小火龙顷刻间变成了一条巨大的火龙。
“不好!是火攻!”张辽的吼声震耳欲聋。
说时迟,那时快。
火舌已经顺着东南风瞬间舔上曹军的连环船。
曹操僵在原地,看着那条钢铁巨龙在烈焰中挣扎。铁链锁着的战船无法散开,火浪里传来北地士兵的惨叫,他们大多不识水性,只能在甲板上徒劳地扑打着火焰。
贾诩拉着他往小艇跑。
曹操被簇拥着跳上小艇时,回望的瞬间看见黄盖的走舸正在火海中穿梭。
那位江东老将的身影在火光里忽明忽暗,仿佛在嘲笑他的自负。
江风卷着灰烬落在脸上,带着灼热的痛感,让他想起年轻时在汴水之战中,被徐荣的骑兵追杀时的绝望。
可那又如何。
黄盖既然已经得手,孙刘联军就不会对曹操客气。
这是他们的生死之战,就如当初曹操与袁绍对决一样。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