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点头,这么一说他就理解了,阿翁是阿耶的阿耶,他的人自然该是第一位。
其实李世民把裴寂排在第一位也是无奈之举,谁让李渊就这么一个心腹呢,数量上没有优势,只能在封赏上给予最大优待,否则多少缺点说服力。
李承乾又指了指罗艺:“那给罗艺这么高的封赏,是为了给大伯面子吗?”
罗艺和裴寂可不一样,这是板上钉钉的李建成党羽。且此人在泾州之战中消极怠工,之前阿耶不是还很生气吗?
李世民道:“你既然知道罗艺是大伯的人,就该知道这样的人还有不少,他们手中还有残余的兵马,为了不让他们作乱,只能暂时安抚,之后再慢慢处置。”
他告诉李承乾:“加官进爵,一为奖赏,二为安抚。一是为了让他们多做对大唐、对帝王有利之事,二是为了让他们不做对我们不利的事,明白吗?”
李承乾懵懂地点头。
李世民摸摸他小脑袋:“不着急,你还小呢,慢慢学便是了。”
李承乾:“……我还要学?”
“哎呀,我头疼!”李世民扶住额头。
李承乾默默看着他。
李世民想起李承乾的本事,又默默坐直了身子,提起笔一本正经道:“你回去吧,阿耶还有事忙,就不跟你说话了。”
“……”李承乾鄙视地看他一眼,转身噔噔噔走了。
*
两天后的早朝上,李世民宣布了封赏诏令。
李承乾也参加了这次早朝,他现在是太子了,就算还没有领实际差事,也需要参加早朝。
听陈叔达宣读诏令,大部分都和他拟的差不多,李承乾心里升起淡淡的骄傲——他可真是太棒啦!
他没想到会有人反对。
就在诏令刚刚宣读完毕,大家都要行礼谢恩的时候,李神通却站了出来。
李世民对李神通态度还是很好的,这位不仅在太子之争中站在他这一边,还是他同族的长辈,若按亲戚关系来算,李世民还得叫李神通一声堂叔呢。
“淮安王,你有何事?”
李神通道:“臣有一言想请问圣上。”
李世民好脾气地点点头:“你说。”
李神通沉默了一会儿,似乎有些迟疑,但话已经说到这里,再退缩是不可能的了,他一咬牙一抱拳:“臣想请问圣上,为什么我的封赏不如别人。当初太上皇在太原起兵,是我第一个起兵支持,后来也一直南征北战,难道功劳还比不上房玄龄和杜如晦这些舞文弄墨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