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陈恪说到"省下经费直送内帑"时,嘉靖的呼吸明显一滞。
他修道多年,耗费内帑无数,正愁财源不济。
这个提议简直挠到了他心尖上!
精舍内一时寂静,只有铜鹤香炉中的青烟袅袅升起。
嘉靖的目光在陈恪脸上逡巡,似要看穿这个年轻人的真心。
"妙啊。。。"嘉靖在心中暗赞,但随即警醒:"这小子如此了解朕的心思,是福是祸?"他审视着跪伏在地的陈恪,突然想起太祖托梦之事,一时竟有些恍惚。
精舍内一时寂静,嘉靖的思绪飘得很远。
他想起陈恪这些年的一桩桩功劳,从三市分立到苏州大捷,从未让他失望过。
但这次。。。涉及的利益太大了,他能顶得住吗?
"这上策极佳。"嘉靖突然开口,声音恢复了往日的慵懒,"只是。。。具体如何实施?"他故意拖长音调,这是对陈恪的最后考验。
陈恪再次叩首,额头撞击金砖发出沉闷声响:"臣蒙圣上一再拔擢,岂敢不以死相报!"
他的声音哽咽,三分真情七分演技。
嘉靖的嘴角微微上扬,这个年轻人太懂如何打动他了。
既表忠心,又不显得谄媚,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
"万恭厂原址拆与迁,可按旧例交予工部。"陈恪继续道,声音渐渐平稳,"至于新址,臣暂想定于京营附近,如此运输与治安,都有保障。"
陈恪的应答果然没让他失望。
当听到"交予工部"时,嘉靖几乎要笑出声——这是在给严世蕃分蛋糕呢!而"选址京营"更是妙招,既借了英国公的势,又暗合自己扶持勋贵的布局。
更重要的是,对于陈恪来说,既安抚了严世蕃,又拉拢了英国公,底下若有人敢造次,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好你一个小猴子,竟敢耍朕!"嘉靖突然大笑,心中畅快无比。
他已经很久没遇到这般有趣的臣子了——既能为国分忧,又能为他敛财,还能平衡各方势力,最重要的是。。。永远把功劳归于圣明!
"下不为例。"嘉靖摆摆手,眼中闪烁着玩味的光芒,"朕准了。"
黄锦适时奉上朱笔,嘉靖挥毫在奏折上批红,动作行云流水。
"穿越者守则第二百七十四条:"陈恪在心底默念,"当你要推动重大改革时,请确保最高决策者成为最大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