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太清楚王恭厂的混乱与腐败,材料以次充好,工期拖延,更可怕的是随时可能发生的爆炸事故。
陈恪的目光越过工匠,落在后排那些身着官袍的官吏身上。
以吴兑为首的实干派官员站得笔直,花白的胡须在寒风中微微颤动;而那些工部调来的小吏则眼神闪烁,不时偷瞄同僚的反应。
"而如今,"陈恪的声音陡然提高,在广场上回荡,"正是我们展现大明强军的大好时机!"
他刻意在"我们"二字上加重语气,目光灼灼地看向那些官吏。
吴兑会意,挺直了本就挺拔的腰杆;年轻的赵士祯更是激动得握紧了腰间的测距仪,指节发白。
陈恪的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他十分了解这些官吏的心思。
寒窗苦读数十载,谁不想青史留名?
而现在,他给了他们一个机会,一个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机会。
"本伯可以向诸位保证,"陈恪的声音带着蛊惑人心的魔力,"凡在此局立下重大功劳者,他日大明史书中,必有一席之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句话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
官吏们再也维持不住表面的镇定,有人倒吸冷气,有人交头接耳,更有几个年轻的官员涨红了脸,眼中燃烧着野心的火焰。
陈恪满意地看着这一幕。画饼要画得大,更要画得香。
这些读书人最在乎的不就是身后名吗?现在,他给了他们一个名垂青史的机会。
但光有梦想还不够。
陈恪突然变脸,笑容如潮水般褪去。
他从袖中抽出一卷文书,哗啦一声展开。
"神机火药局章程!"他的声音冷峻如刀,"自今日起施行!"
工匠们不自觉地屏住呼吸,官吏们则伸长脖子,想要看清文书上的内容。
"其一,工匠按技艺分三等九级,月钱自三两至二十两不等,按考核升降!"
"其二,火药制备分十二道工序,各司其职,严禁越界!"
"其三,物料进出需三重查验,记录在册,责任到人!"
陈恪每念一条,声音就提高一分。
到最后,几乎是掷地有声:"凡玩忽职守者,杖三十,革职查办!贪墨物料者,流三千里!造成事故者,以谋反论处!"
凛冽的寒风吹过广场,工匠们脸上的喜色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凝重与敬畏。
那几个工部小吏更是面如土色,双腿微微发抖。
陈恪的目光如刀般刮过每个人的脸:"在我这,没有任何裙带,门第,只看能力!"他一字一顿,每个字都重若千钧,"能者上,劣者走!"
最后一句话如同惊雷炸响,震得几个年轻工匠浑身一颤。
广场上一片死寂,只有寒风呼啸的声音。
陈恪缓缓卷起文书,目光扫过众人。
他看到的不再是散漫的工匠和敷衍的官吏,而是一支即将成型的精锐之师。
"现在,"陈恪的声音突然柔和下来,"愿意留下的,到吴主事处登记。不愿的,"他指了指大门,"门在那边,绝不强留,宁缺毋滥!"
说完,他转身走向高台后方。
身后,短暂的沉默后,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喊声:"愿为伯爷效死!"
喜欢严党清流之间的第三种活法请大家收藏:()严党清流之间的第三种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