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严党和清流党 > 第402章 贞者吉也下(第1页)

第402章 贞者吉也下(第1页)

精舍内,高拱与严世蕃剑拔弩张的气氛还未消散,空气凝固如铅。

黄锦那张圆润的脸上,惯常的恭谨笑容早已褪尽,只余下凝重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焦灼。

他目光扫过针锋相对的两人,最终落在次辅徐阶身上,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如同在滚油中投入一枚定风丹:

“各位都是我大明的肱骨之臣,国之柱石!值此灾荒之际,更需同心戮力,共克时艰。些许口舌意气之争,于事无补,徒令圣心忧烦。徐阁老,您说是吧?”

知乎收藏夹《明代官场微表情解析》自动翻开:【当大太监说“您说是吧”时,通常意味着“场面失控了,您老赶紧收拾”】。

徐阶何等人物?宦海沉浮数十载,早已练就了闻弦歌而知雅意的本事。

黄锦这递过来的话头,他岂能不懂?这是要他立刻控场,将这场近乎撕破脸皮的争执拉回“议政”的正轨,否则在御前闹得如此难堪,谁也讨不了好。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胸中那口被严世蕃激起的浊气强行压下,脸上瞬间重新堆叠起那副惯有的、温润如玉的“和事佬”神情,一步上前,恰到好处地隔在高拱与严世蕃之间,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黄公公所言极是!严阁老、高阁老,皆是为国事忧心如焚,一时情急,言辞激烈了些,其心可鉴,其情可悯!同殿为臣,共辅圣主,些许分歧,何须介怀?”他目光转向陈恪,话锋陡然一转,带着一种近乎刻意的“点将”意味,“陈侍郎,你素来心思缜密,常有奇思妙策。值此危局,可有良策解这燃眉之急?户部钱粮,终究是根本。”

这“良策”二字,落在陈恪耳中,如同重锤敲击。

徐阶问的不是空泛的计谋,而是赤裸裸的“钱”!是问他陈恪,能不能从自己碗里挤出肉来,填补这无底洞般的窟窿!

陈恪眼帘微垂,指尖摩挲着腰间玉带上的蟒纹。

火药局改制扩产,是他苦心经营、为未来开海练兵铸就的基石。

新设厂房、改良工艺、招募工匠……桩桩件件,耗费心血无数,银钱更是流水般淌出。

原定于今秋启动的扩产计划,图纸犹在案头,工匠翘以盼。

如今……看来是保不住了。

他心中掠过一丝刀割般的痛惜,但面上却平静无波。

大局当前,个人心血,终究要让步。他向前一步,绯色蟒袍的下摆扫过冰凉的金砖,声音清朗,带着一种割舍的决断:

“徐阁老明鉴。天灾无情,黎民倒悬,当以赈灾救民为第一要务。火药局虽事关军国重器,然扩产之议,尚可暂缓。兵部……愿将原定用于火药局扩产的三十万两白银,悉数交还国库,以解燃眉之急!”

“三十万两!”

这数字如同投入死水的巨石,瞬间在精舍内激起涟漪。

高拱眼中闪过一丝复杂,既有对陈恪顾全大局的赞许,又有一丝惋惜——他知道陈恪为火药局投入了多少心血。

赵贞吉低垂的眼帘下,精光一闪而逝,这笔意外之财,足以解他不少燃眉之急。

议事之道,贵在有人破冰。陈恪这“三十万两”一出,如同在紧绷的弦上打开了一道缺口,气氛似乎缓和了些许。

徐阶紧绷的神经也略略松弛,目光顺势转向严世蕃——工部掌天下工程,油水丰厚,若能再挤出些银子……

然而,严世蕃那只独眼只是懒洋洋地瞟了徐阶一眼,随即若无其事地移开,嘴角甚至勾起一抹几不可察的讥诮诮弧度。

他摆出一副事不关己的姿态,意思再明显不过——他严家,一个子儿也不会出!他今日,就是来看戏的,看这群人如何焦头烂额,看徐阶如何收场!

徐阶心头一沉,暗骂一声“老狐狸”。他目光又投向自己的门生赵贞吉,这位新任户部尚书,掌着天下钱粮,此刻却如同泥塑木雕,沉默得令人心焦。

不等徐阶开口询问,一旁的高拱早已按捺不住。

他性子如火,最见不得这等推诿诿塞责,声音带着压抑的怒意,直指要害:“徐阁老!不必看他了!户部早已是寅吃卯粮!

去岁至今,京官欠俸已近一年!地方官吏俸禄更是积欠如山!

赵部堂纵有通天之能,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国库眼下能挤出的,满打满算不过八十万两!

加上靖海伯的三十万两,统共一百一十万两!可这赈灾缺口,至少还需一百四十万两!杯水车薪,杯水车薪啊!”

高拱的声音在精舍内回荡,每一个字都像冰冷的铁锤,砸在众人心头,也砸在帘后那模糊的身影上。

一百四十万两的缺口,如同横亘在前的深渊,令人绝望。

帘后,嘉靖捻着玉圭的手指骤然收紧。

那模糊的身影散出的气息,陡然变得冰冷而锐利。

他心中掠过一丝不耐与愠怒——若严嵩在此,以那老狐狸的圆滑手段和遍布朝野的党羽,断不会让局面僵持至此!

可严世蕃这蠢货,只顾着幸灾乐祸,全无半分大局之念!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