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弥补杨顺之过,老臣斗胆恳请陛下,即刻传旨杨顺!命其率宣大两镇所有能战之兵,不惜一切代价,出城追击!务必死死咬住虏寇后路,断其归途!若不能将功折罪,堵死胡虏退路,老臣……愿与杨顺同罪!”
这招“壮士断腕”,狠辣至极!
严嵩不仅立刻抛弃了杨顺这枚棋子,更主动要求杨顺去执行最危险、最可能全军覆没的“堵后路”任务!用杨顺和宣大边军的血,来洗刷“通敌”的嫌疑,向皇帝表忠心!
值房内一片死寂,只有严嵩粗重的喘息声。所有人都被这老狐狸的狠辣与决断所震慑。
嘉靖帝端坐御座,捻动玉圭的手指微微一顿,深不见底的眸子扫过阶下跪伏请罪的严嵩,又掠过一旁挺立如松、锋芒毕露的陈恪。
那目光复杂难辨,有对严嵩“识趣”的冰冷审视,有对陈恪“胆魄”的深沉探究,更有一丝被“通敌”二字挑起的、深埋心底的帝王猜忌与怒火。
严嵩……范家……杨顺……这一连串的名字如同毒刺,在他心中悄然生根。
他对严嵩那点仅存的、如同老友般的“情谊”,在一系列事件乃至今日边关失守的连番打击下,早已消耗殆尽,只剩下冰冷的权衡与利用。
但此刻,北疆烽火才是燃眉之急!
嘉靖的目光最终定格在陈恪身上,那目光灼灼,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许与……审视:“陈卿,你方才所陈之策,步步为营,环环相扣。朕问你,此战……你有几分把握?”
所有人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陈恪迎着嘉靖的目光,缓缓躬身,声音沉稳而清晰,没有丝毫犹豫:
“回陛下,臣……只有三成把握。”
“三成?!”
值房内瞬间响起一片压抑的惊呼和倒吸冷气的声音!不少人眼中露出失望、质疑甚至幸灾乐祸的神色。三成?这跟送死有什么区别?
严世蕃那只独眼中更是爆出毫不掩饰的讥讽与恶毒。
然而,陈恪接下来的话,却如同投入深潭的巨石,瞬间压下了所有杂音。
“然!”他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洞穿迷雾的清醒与沉重,“陛下明鉴!鞑靼此来,非为寻常劫掠!其举族遭逢百年白灾,牲畜冻毙,存亡悬于一线!此番南下,乃破釜沉舟,为举族兴亡而战!其志在必得,其势至死方休!此非疥癣之疾,实乃关乎其族生死存亡之国战!”
他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位重臣勋贵,字字千钧:
“而我大明,此战若败,又岂止是边关失守、黎民涂炭?国威尽丧,四方蛮夷必将蠢蠢欲动!更甚者,京畿膏腴之地化为焦土,赋税断绝,元气大伤!动摇国本,社稷危殆!此战,于我大明而言,何尝不是关乎国运兴衰、生死存亡之役!?”
值房内死寂一片,唯有陈恪那沉重而决绝的声音在回荡,如同战鼓擂响在每个人心头!
方才那“三成”带来的轻视瞬间被这“国本动摇”的沉重所取代!
陈恪深吸一口气,猛地撩袍,对着嘉靖帝,深深跪拜下去!
额头重重触在冰冷的金砖上!
“臣!陈恪!”他声音带着一种玉石俱焚的决绝,响彻殿堂,“蒙陛下不弃,拔擢于微末,委以重任,位列朝堂高位!值此国难当头,社稷危殆之际,臣不敢惜身!”
他抬起头,目光如燃烧的星辰,直视嘉靖:
“臣自请前往密云!亲率精兵,与敌寇血战!阻其锋芒于坚城之下!如若臣败,有死而已!届时,诸位大人再行坚壁清野、固守待援之策,为时未晚!”
他话音一顿,目光扫过那些面露惊惶或犹疑的衮衮诸公,最后定格在嘉靖脸上,声音陡然转为激昂,带着一种开天辟地的豪情:
“然!若此战得胜!则我大明国威,必将震慑寰宇!胡虏丧胆,四夷宾服!更可趁此大胜之威,犁庭扫穴,直捣虏庭!为陛下,创下不世之功业!使我大明,重现汉唐雄风,远迈前朝!”
“三成把握,赌国运兴衰!臣,愿以身为注,为陛下,为大明,搏此一线生机!”
绯色蟒袍的身影跪伏于地,脊梁却挺得笔直,如同即将出鞘的利剑,直指北疆烽烟!
那决绝的姿态,那掷地有声的誓言,那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担当,瞬间点燃了值房内死寂的空气!
嘉靖帝捻动玉圭的手指骤然停住!他深深地看着阶下那个年轻的身影,看着他眼中燃烧的火焰,看着他身上那股仿佛能劈开一切黑暗的锐气与担当!
那深潭般的眼眸深处,终于掀起了一丝剧烈的波澜!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