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基因改造变魅娘 > 第405章 叶绿素含量耐盐关键(第2页)

第405章 叶绿素含量耐盐关键(第2页)

“好的,谢谢何叔理解,我会慎重考虑的。”

……

这个电话打得时间长了点,都快把手机的电量打没了。

不过作用还是蛮大的,这个电话帮助许关厘清了思路,确定了接下来研究的方向。

挂断电话,许关开始思考耐盐咸水农作物的可能性,到底通过哪一条技术路径去实现目标?

目前业内有很多条技术路径,有优点,也有缺点。

普遍的缺点只有一条:技术难度太大!

要让农作物实现耐盐甚至喜盐的特性,首先要解决掉过多的氯化钠。

各种盐分中,氯化钠的含量是最高的,只要把氯化钠解决掉,目标就实现了一大半。

氯化钠也就是食盐,分解后可以产生氯离子和钠离子,氯离子几乎不用处理。

因为植物体内本就存在大量的氯离子,起到参与光合作用、?调节植物气孔开闭、?维持细胞渗透压和电荷平衡以及?抑制病害发生的作用。

至于钠离子,植物体内唯一可以吸纳大量钠离子的成分无疑是叶绿素。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叶绿素中含有大量的钠离子,植物体内的钠离子大部分就集中在叶绿素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如果能大幅提升植物中叶绿素的含量,就可以一举多得,不仅可以吸收大量的钠离子,还能提升植物产量。?

现代科学研究已经证明,叶绿素含量与光合作用效率之间存在正比例关系。

也就是说,农作物茎叶中,叶绿素含量越多,光合作用能力就越强,光合作用的效率就越高。

不仅有助于植物自身的生长和发育,还能增加生物量的积累,最终体现在作物产量的提升上。

数据显示,叶绿素含量每增加1%,光合作用效率可提高约0。5%,而农作物的产量大约可以提升0。8%,作用相当明显。

也就是说,如果农作物体内的叶绿素含量能提升100%,那么农作物产量可以提升80%!

从理论上说,只要叶绿素含量足够多,光合作用的效率就足够高,就算是阴天甚至天快黑的时候也不耽误植物的光合作用。

当然了,因为其他方面的限制,比如植物气体交换速度、土地肥力限制等,叶绿素含量提升带来的增产效果肯定是有上限的,不可能无限提升。

事实上,提升叶绿素含量一直是研发高产农作物的方向之一,可惜这个办法太难了,迄今为止,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不大。

许关便是打算采用这种思路,迎难而上。

不是排盐、治盐,而是吸收盐、利用盐,把氯化钠变成农作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一举两得:一方面可以吸收更多的钠离子,一方面可以大幅增产。

把盐分都吸收掉,自然就不会积累,从而让海水灌溉成了可能。

这里面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如何提升农作物茎叶中叶绿素的含量。

这一步听起来平平无奇,但实际上难度非常高。

如果要形容一下的话,以现在的技术水平,可能比可控的人工核聚变容易不了多少。

科学家研究几十年了,最多只能做到让植物体内的叶绿素含量提升不到20%。

如果要达到可以大量吸收氯化钠中钠离子的目的,提升幅度至少也要达到100%。

差距是相当大的,而且越往后面,提升难度越大,目前来说,要提升100%,50年内肯定是没有希望的。

可控核聚变也是如此,一直都是50年内没希望。

这就可以解释何岳庭之前的那个问题了,不是科学家不想研发真正耐盐的咸水农作物,实在是“臣妾做不到”。

喜欢基因改造后,我带全村暴富请大家收藏:()基因改造后,我带全村暴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