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溪低头撇撇嘴,起身后,面上仍是恭敬回道:“是。”
她复转身向着院门走去,迈了两步又回眸瞥了一眼二人,二人正进房门。
武备院卿林响为何至此,他又与太子是什么关系?杨溪心底生出些许疑惑。
可当下最要紧的,还是对古树对老缸的疑问,直觉告诉杨溪,若她未猜错,这古树下,应是死过人。
十有八九就是沈青!
金鱼是太子养的,老缸又是太子命人放置的,可为何不用新缸,又为何偏偏是古树下,杨溪越想越觉沈青一死恐与太子脱不了干系。
可仅凭此,也难认定就是太子所为。
虽证据难寻,杨溪也绝不会轻易放弃。
—
中秋宴即至,内务府极早便张罗起来,圣上每年在避暑山庄赏月,届时受宠后妃也会一同跟随前往祭月。
内务府要做的,便是将中秋宴所用瓜果,月饼,茶点,红绸备好。
江霁近些时日总是不在内务府,听闻是按照陛下旨意,早早去了避暑山庄张罗。
日子如此一天天过着,直到林公公前来宣旨,各房选一位聪慧机灵的下人,提前两日去避暑山庄做事。
御茶房几人商议推黄询岑前去,杨溪与郑丹秋也是极其赞成的,毕竟路途苦远,一路似与烘炉之中。
何况届时,宫中因张罗中秋宴之事定前去大批宫人,便于杨溪搜寻真相。
蹊跷的是,御茶房的人选是带着名单下至的,点名杨溪去避暑山庄。
尚茶正刘子询本就偏好杨溪,她利落聪慧,人又生的貌美,虽瞧着柔柔弱弱,叫人心生怜爱,可办起事来一点不输男人。
人选便顺理成章成了杨溪。
虽心里万般不愿,却只得听从,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临行前,杨溪不舍与郑丹秋话别,管事公公止不住催促她赶紧走。
“赶紧走吧,帮厨,再呆会马车就走远了,您跑着也难跟上。”
杨溪敷衍道:“马上马上。”又叮嘱郑丹秋几句后,方才依依惜别。
这避暑山庄,她是真不想去,可也没办法。
杨溪快步出了御茶膳房院门,这日的阳光较几日前相比倒不算毒辣,倒是有些阴云趋势,层云叠绕又被风吹得散去。
宽阔冗长宫道内,队列一架架排列整齐的马车。杨溪从未见过如此大阵仗,马儿是清一色的乌骓,车身高大华贵,细绸所制白色车幰被风吹动轻轻飘拂。
如此待遇,倒也是甚好,方才的不愿也在此刻消减几分。
杨溪未做半分思考,就近处上了架眼前的马车。
只是,这车上有人…
正坐定,她便瞧着眼前这位闭目休憩男子甚为眼熟,仿若在哪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