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子献宝似的掀开簸箕上的白布:“阳子哥!你看!我娘天没亮就起来蒸的发糕!又大又宣乎!‘发家’‘高升’!”
簸箕里是两大块蒸得蓬松雪白,上面点缀着红枣的发糕,散发着诱人的甜香。
二喜和柱子也举起篮子:“红纸!鞭炮!还有…还有我娘让带的苹果和花生!”
“太好了!正愁这个呢!”江阳心头一暖,这些朴实的乡亲,在关键时刻还是念着好的。
“快进来!伊琳娜!安娜!快起来,王奶奶他们来了!”
屋里一阵响动,伊琳娜和安娜也赶紧穿戴整齐出来了。
安娜还有些睡眼惺忪,看到顺子端着的发糕,眼睛立刻亮了。
伊琳娜则感激地对王奶奶他们笑了笑:“谢谢…王奶奶…顺子…二喜…柱子。”
“哎哟,谢啥!应该的!”王奶奶笑得见牙不见眼,拉着伊琳娜的手拍了拍,“闺女,昨天吓坏了吧?别怕,今天咱们热热闹闹的,把那些脏东西都赶跑!以后日子红红火火!”
她打开自己带来的小包袱,里面是几块崭新的红布条:“来,把这个挂门框上,窗户上也系上!喜庆!辟邪!”
几个人立刻忙活起来。
江阳和顺子踩着凳子,把红布条挂在堂屋门框的正上方。
伊琳娜和安娜则拿着小红布条,系在每扇窗户的插销上。
二喜和柱子负责在院子里铺开红纸,准备写对联的地方。
虽然江阳的毛笔字不咋样,但新屋贴红纸是必须的。
王奶奶则指挥着伊琳娜,把顺子娘蒸的发糕摆在堂屋正中的桌子上,又把苹果、桔子、花生、还有江阳从空间里拿出来的米、油、盐等像征“六样礼”的东西,都规规矩矩地摆好。
安娜在旁边好奇地看着,帮忙递东西。
“江哥!写对联!”二喜铺好红纸,研好了墨,把一支秃头毛笔递给江阳。
江阳看着红纸,有点挠头。
他打架在行,写字嘛…只能算能认。
王奶奶在一旁笑着鼓励:“没事儿!写啥都行!图个吉利话!”
江阳想了想,深吸一口气,提笔醮墨,在红纸上歪歪扭扭地写下:
上联:新居落成安且吉
下联:满堂和睦庆有馀
横批:五福临门
字虽然歪斜,但意思到了。
顺子和二喜赶紧帮忙,把对联贴在院门两边,横批贴在门楣上。
“好!好!安且吉,庆有馀!五福临门!好兆头!”王奶奶拍手笑着。
这时,灶房里飘出了香味。
伊琳娜已经在王奶奶的指点下,开始准备简单的入伙饭了。
新买的铁锅里熬着金黄的小米粥,蒸笼里热着顺子拿来的发糕,旁边的小锅里,伊琳娜正用江阳从县城买回来的新锅新铲,煎着香喷喷的鸡蛋。
“放鞭炮!放鞭炮!”二喜兴奋地拿起那挂小鞭炮。
江阳接过鞭炮,走到院门口,用烟头点燃引信。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清脆的鞭炮声在静谧的清晨炸响,惊飞了树梢的麻雀,也驱散了残留的晦暗。
红色的纸屑纷飞,硝烟弥漫开来。
左邻右舍有人探头出来看,脸上带着复杂的神色。
有好奇,有羡慕,也有象沉翠英家那边,窗户“砰”地一声关上的闷响。
不少听到鞭炮声的村民,都纷纷带着祝福和礼物朝他家走来。
一时间,院子里热闹非凡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