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和秦邕早已是震惊的说不出话来,因为我们明明是在云端的宫殿中,怎么一下子,又回到了地面上?
难不成……这座云宫,是围山而建?
我思来想去,只觉得这种可能性最大,秦邕显然也是和我想的一样,一番探讨之后,我们只感觉左慈这人,实在是太可怕了!
要知道,像这种墓葬格局,哪怕是王公贵族,都不一定能消耗的起,而左慈只不过是一介方士,他哪里来的这么多人力物力,建造出如此规模庞大的地宫?
难道他真的像传说中一样,有奴役鬼神的能力,以符请阴灵,助他建造仙宫?
若非如此,眼前的一切,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随后,秦邕提议在原地休息一会,我自然没有意见,将余雯雯放躺在地上之后,我便跟着秦邕,走到了崖前。
往下一看。
石崖下方是一条深不见底的地下河流,纵横交错的穿行在这片山崖区域。
再看这四周的山崖,虽说形状各异,但大多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既高耸又陡峭,还到处长满了苔藓,若是想从水下爬上山崖,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幸亏我们在山崖右方的不远处,发现了一座吊索桥,不然的话,我们还真不知道该怎么过去。
可尴尬的是,那座吊索桥看上去已是残破不堪,也不知道还能不能走人。
我还在想该怎么过去,秦邕忽然叫了我一声。
“张老弟,你看这里的格局,是不是不太对劲?”
闻言,我不解的看了他一眼,随后顺着他的目光,再次望向四周。
果然,正如秦邕所言,这里的山崖虽是崖峭而立,泗水环绕,站在风水学的角度上来看,也就是所谓的‘依山畔水’,是一处绝佳的风水宝地。
可是这‘依山傍水’的风水格局,是有一个前提条件的,那就是需要以‘气’而动,需得在‘天之下’和‘地之上’的基础上,才能形成。
而何为‘气’?
这一点,在郭璞所著的《葬经》中,就有详细的解释:
夫阴阳之气噫为风,升为云,斗为雷,降为雨,行平地而化‘生气’!
而这‘生气’,是由死者体内的‘真气’,和风水‘穴气’,相结合之后所诞生的产物。
而当‘生气’从地面呼出,扶摇直上,这个时候,‘生气’自然而然的也就变成了风水之中,最关键的‘风’。
然后,风上升于空,化成云彩,由雷为斗,降下为雨。
雨聚地化为山溪,一半傍山而行,使得万物大地得以滋养,故而为‘生水’。
而另一半则是重回‘旧土’,如阴阳轮回相辅相生,从而运行不息。
这也就是所谓的‘风水’由来!
其中过程,便是事关风水能不能顺利‘诞生’,且运行的前提条件。
可眼下我们所处的这个地方,虽有‘山’有‘水’,但绝无可能自行生养不息,因为这石崖群的顶部,那可是岩石层,无雨,也就意味着没了‘生水’。
而天上的‘生水’一断,地上的‘水’就会变成‘死水’。
死水为阴!
但‘生气’却又还在源源不断的诞生。
如此一来,这个地方也就变成了‘生死相对’‘阴阳逆冲’的大凶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