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南派盗墓贼的标志性工具是 > 第三百三十三章 北汉留(第2页)

第三百三十三章 北汉留(第2页)

可就是这样的一个组织,在面对张显宗的时候,余雯雯她们竟然破天荒的露出了胆怯之色!

而诸葛狄给我的答案也很简单,只有三个字,那就是“北汉留”!

说起‘北汉留’,或许大家都不曾听说,但要是说起它前身所化的洪门,或是天地会,相信大家应该就略有耳闻!

只不过这个北汉留,虽然是和洪门同宗同源,但并非是同一个,因为世人所知的那个洪门,在1925年的时候,就已经由洪门及海外的洪门致公堂,转型为中国致公党。

根据诸葛狄的描述,这个‘北汉留’其实也是起源于明末清初之时,因抗清义士殷洪盛(洪英:洪门始祖)强烈反抗清朝的‘剃发令’和‘易服令’,秘密所创的一个地下组织。

大致的时间,应该是在崇祯十七年,既公元1644年,因‘大同总兵官姜瓖’投降闯王李自成,洪门始祖殷洪盛只得率领门人南下,投奔扬州督师史可法,意图继续反抗清廷。

后殷洪盛奉史可法之命,前往燕京窥探清廷虚实,沿途遍访反清义士,顾炎武、王夫之、傅青主、黄梨洲等人,以“反清复明”为理念,商议创建‘汉留’组织。

汉留,既是保留我汉民族一线生机之构想的意思,只不过后来,清军占领扬州后,摄政王多尔衮下令豫亲王多铎(多尔衮同母弟)纵兵屠掠,十日封刀,史称“扬州十日”。

史可法也在这场民族灾难中殉国,殷洪盛听闻此消息,只能在南返途中转至安徽,投靠当时的靖国公黄得功,但没过多久,黄得功也因兵败,自刎身亡。

殷洪盛只能是招抚黄得功的旧部,集合了二万余人,再抗清兵,但却屡战败北,,最终于清顺治二年(既公元1645年),死于三叉河。

只不过殷洪盛虽死,但他的‘汉留’组织却是流传了下来,并分散形成了不同的汉留分支,其中广为人知的有:漕帮(即清帮),天地会,以及袍哥会等。

而这当中的天地会,其实就是洪门,它是由‘明郑王朝东宁总制(最高行政首长)’陈永华,也就是陈近南,在汉留的基础上,所转化的一个‘反清复明’的地下组织。

至于‘北汉留’这个组织,也是在那时诞生的,只不过当年这个组织势力并不大,门人也不多,直到满清灭亡进入民国时期,‘北汉留’和当时的清帮一样,才得以迅速发展。

而当时清帮的主要势力,是集中于上海,其著名人物,自然要数当年旧上海的三大亨,即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等三人。

至于北汉留的掌门人,也就是我爷爷的那位故友,他当年的势力则是雄踞河北,甚至曾一度发展到山东,山西,乃至是陕西一带,其势力可谓是空前强大!

时至今日,北汉留的势力,虽然比不上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世界性组织的清帮和洪门,但它只要跺跺脚,仍旧是能让北方几省抖三抖的存在,这也正是余雯雯她们心生恐惧的原因。

因为她们身后的那个不良人组织,其大本营就在河北境内,倘若不及时处理好这件事,搞不好老窝被人连夜端了,都还不知道怎么回事!

而我也从来都没有想到,张显宗居然掌控着这么大的势力,可让我想不明白的是,他有这么大的势力在手,谋财的手段应该是数之不尽,为何还要倒斗?

另外还有一件让我想不通的事,那就是他为什么要甘心臣服于‘那家人’?他既然有这么大的势力撑腰,像诸葛狄所说,他基本上就是北方几省的地下皇帝。

是利益驱使,让他们狼狈为奸?还是说这个‘那家人’的势力比‘北汉留’还大?让他不得不屈服?

但无论是哪种原因,于我而言,我都觉得不是一件好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