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相对而言,a大的风气已经算得上国内一流,至少人家不玩阴的,或者说就算想玩上层施压或者贿赂导师这套都玩不了‐‐这种类型的比赛的参赛选手身上明显带着英雄主义色彩,代表的不是个人而是学校。说白了,这种比赛有点变相的名校名企争霸赛的味道,所以参赛名额不只是由院系教授组成的专家组来决定,涉及面颇广,背后一般都会有仙人指路的成分在。
‐‐当然,由于评委名单只可能在决赛揭晓,所以请来的高人所指的路究竟是通天大道还是独木小桥就不能一概而论了。
学生组的范围是本科生与研究生,一般情况下学校更倾向于选择有见识的研究生与有经验的大四生。所以从根本上说,莫斯作为一低年级又没成绩的新人原本是没有资格在校内专家评选的时候参加的。
但是院里的专家组知道上次筑梦空间的比赛其实是委屈了这个学生,所以也就做个顺水人情让王亦德通知了莫斯一下,以证学校给了机会,至于能否把握住就看莫斯自己。
这是个很好的锻炼机会,莫斯欣然接受,又开始新一轮准备,跟以前一样查资料搜素材各处乱跑找灵感。
只是这次余小真坐不住了,也去找邹教授要比赛材料。
邹怀瑾有点为难,虽然他知道自己这个小徒弟天分极大,但这次比赛事关学校的面子,不能儿戏。再者说,就算专家组想给余真争取一个校内评选的名额,学校那边也会给强力驳回。
‐‐让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参赛,这是对外表示我们学校没人了么?
余真是个人精,自然看出来教授有些不对劲,便自动退了一步:&ldo;这次校内评选我也没想能参加,就是希望有个素材练练手,然后跟以前一样,邹老师再帮我看一看,指出来哪里需要改。&rdo;
闻言,感觉瞬间海阔天空的邹怀瑾松了口气,心里的感动满得快要溢出来,还带着些许小骄傲。
‐‐这么乖的小徒弟是老子的!泥闷不要抢!
余真与莫斯对于建筑学走的其实是两条路。
余真在建筑方面的天赋虽然是从小就被发现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经过什么特别专业的系统教育,两位亲爹平时完全是把孩子这项天赋当作绘画技能在培养。区别顶多就是别人在画山水鸟虫苹果香蕉橘子,而余真画的是房屋教堂尖塔博物馆高楼大厦。
画得多了,再加上脑子活,想得也就多了,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经验理论,然后再用这些经验理论创造新的作品,绘成图纸留档。
从小到大,一直如此。
‐‐当然,自己总结出来的经验理论有可能不全对,对于有问题的地方一直以来邹怀瑾也在进行纠正与引导,但是这不能改变余真走的是实践派的事实。
而莫斯家里主要的生意就在建筑装饰业。
虽然莫斯的父亲一开始希望儿子能延续妻子的梦想成为一个钢琴演奏家,但是当发现一切或逼迫或诱哄都是徒劳的时候还是任其自由选择进入了a大建筑系。
所以可以说莫斯自从开始了解接触这一专业,包括在家里看到的专业书籍,或者从身为室内设计师的堂兄那里听到的一星半点的讲解,再到进入学校后学到的知识,完全就是正规套路,从理论入手,系统而全面地一点一点窥探其全貌,有点像因袭已往建筑模式的学院派,但又并非如此‐‐理论积累到一定程度莫斯也会开始创新,而且是尽可能地创新。
所以当看到比赛主题的时候,相较于蹙眉深思的莫斯,余真却是眼睛一亮。
‐‐等待。
在a大的期中考试全部结束的两周后,两幅图纸被发到了邹怀瑾的邮箱里。
一幅颇具中国古典建筑的韵味,余真起名很随意,叫&ldo;四季&rdo;。另一幅则是完全的现代建筑,唤作&ldo;向日葵&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