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科长接着说道:&ldo;目前,龙汉章部盘踞在距凤凰县城50华里的牛牯寨,那里的山洞很多,且盘根错节,龙汉章接收国民党第122军的粮食给养就藏在那一带的山洞里。你的任务就是查清这批粮食的确切位置。&rdo;
&ldo;是。&rdo;柯山起身立正接受命令。
胡部长笑着摆摆手让他坐下,说道:&ldo;我军剿匪能否顺利成功,粮食供应是重中之重。目前,我地方政府正在进行减租减息、反霸土改,同时在部队的配合下开展恢复生产运动,既是表明不剿清土匪决不收兵的决心,也是为了生产自救。但目前毕竟是青黄不接的阶段,征粮工作又被部分群众不理解,甚至产生了较深的矛盾与冲突,也容易被敌人所利用。因此,我们一方面请求上级尽快调配粮食,另一方面,&rdo;胡部长伸手抓过柯山的水杯,重重地顿在自己的面前,&ldo;要从敌人的手中抢粮!&rdo;说完,笑着将水杯又推还给他。
&ldo;是。我明白了。&rdo;柯山将目光转向聂科长,等待具体的布置。
&ldo;明天你就出发,在辰溪与军直警卫营张排长会合,由他们护送你到凤凰并配合你的行动。到凤凰后,先与军管会的谭定忠科长联系,在那里你还会见到一个老朋友。&rdo;聂科长微微一笑。
&ldo;谁?&rdo;柯山立即想到了一个人。
&ldo;贺玉宝同志。&rdo;
&ldo;是他?&rdo;柯山的心中一下子踏实了许多。
&ldo;就是他。&rdo;聂科长接着说道,&ldo;你到凤凰后,谭科长和贺玉宝会依据具体情况做进一步的安排。记住,贺玉宝的身份决不能暴露,即便是谭科长也没有见过他的本人,这也是贺玉宝点名让你配合他工作的原因。明白吗?&rdo;
&ldo;是。&rdo;柯山答道,但心中也生出一个疑问,贺玉宝提出让自己配合,说明他与军部的联系是畅通的,可是为什么不直接汇报敌人的藏粮地点呢?难道是遇到了什么困难?
&ldo;在行动中,要适时抓捕吴刚等首要分子,但前提是必须要确保自身安全以及总体任务的完成。&rdo;
&ldo;是。&rdo;
&ldo;你还有什么问题吗?&rdo;
&ldo;就我一个人?&rdo;柯山试探着问道。
&ldo;哈哈,我就知道你要提出这个问题。&rdo;聂科长笑着指点着他,&ldo;已经安排好了,还是小石和贺二虎。需要武器弹药,你自己去领就可以了。&rdo;
柯山不好意思地笑了。自从回到沅陵,小石被正式编在军直警卫营,隶属张排长;贺玉宝则被编在了工兵营。由于他们参加了沅陵至辰溪的公路抢修、保卫任务,因此柯山与他们见面也很少,这次终于又可以在一起了。
&ldo;记住,时间紧迫,我有关部队正在向牛牯寨一带运动,你们早一天摸清敌情,对敌人的打击就会多一分把握,明白吗?&rdo;聂科长严肃地说道。
&ldo;是。&rdo;
&ldo;还有什么问题吗?&rdo;胡部长问道。
柯山起身立正,&ldo;没有了。&rdo;
天刚蒙蒙亮,柯山便打好背包来到指定地点准备上车出发,却被匆匆赶来的聂科长叫住了。
&ldo;柯山,&rdo;聂科长从衣兜里掏出一封信,&ldo;这是前天收到的你的家信,原本准备等你回来……不过,我想……&rdo;
柯山没等聂科长说完,便惊喜地一把抢过来撕开,颤抖着双手飞快地阅读着,&ldo;我当爸爸了!&rdo;他惊叫一声,&ldo;老婆给我生了个女儿,还说等坐完月子就回区政府上班。我走后,她就被组织上分配到区政府协助工作了。&rdo;
聂科长也开心地笑了,关切地问道:&ldo;家里都好吧?&rdo;
&ldo;都好,都好。我的信他们也收到了,知道我已经到了湘西,让我安心工作。&rdo;柯山又从头到尾读了一遍,连连说道,&ldo;谢谢,谢谢。&rdo;仰头默算,自从去年7月离开北京至今,居然已经有10个多月了,当时还不知道妻子怀孕的事。突然感到鼻子有些发酸,这才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了,不好意思地咳了两声,连忙将信收进了衣兜里。
然而,聂科长却伸出手来说道:&ldo;这封信,还是由我暂时保管吧。&rdo;
柯山一愣,随即明白过来,恋恋不舍地掏出信递给他。
聂科长装好信,又掏出一个公函信封,&ldo;近期迫于我军压力,部分匪首已有避退甚至归降的意图。这是一封劝降信,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你可以把它亮出来。这些土匪虽然凶蛮,但也颇具古风狭义之道,还算是比较讲究&lso;两军交战,不斩来使&rso;的。&rdo;
&ldo;是。&rdo;柯山郑重地接过来,深知这封信的分量,心中不由得生出一份感动。
&ldo;还有,&rdo;聂科长拿出一块手表,&ldo;这是胡部长让我转交给你的。还是那句话:你一定要亲手交还给他。&rdo;
柯山乘军用卡车先来到辰溪,与张排长、小石、贺二虎会合后,直奔凤凰。
当他们在第二天赶到凤凰县城时,已是下午了。在军管会接待干部的安排下,先安顿好住处,柯山便去找谭定忠科长。
谭科长显然已经接到上级的通知,并没有寒暄,直接告诉他:傍晚,去城东门附近的&ldo;徐记姜糖&rdo;,找徐老板。
吃过晚饭,柯山远远地跟在谭科长的身后,走进昏暗的曲折小巷中,七转八转,谭科长在一家店铺前略微停顿便走了。柯山缓缓走上前,只见一个40余岁的男子正在一下一下地拉扯着什么。抬眼看去,接着摇动的烛光看清匾额上写着&ldo;徐记姜糖&rdo;,知道就是在这里接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