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松山书屋是谁的作品 > 隐秘的教具(第1页)

隐秘的教具(第1页)

松山,位列五岳,自古有“天地之中”之誉,其脉自远古而来,亘古巍峙于中原大地。

山势雄浑险峻,峰峦迭翠,松柏参天,古木虬枝。春夏花木繁盛,秋冬霜雪素裹,四时景致各擅其胜。

松山书院依南麓而建,深隐苍翠松林,院墙随山势起伏,青砖灰瓦间弥漫书卷沉香。

院内陈列历代名儒遗迹,碑廊墨迹遒劲,仿佛犹闻古人朗声诵读,自古便是文脉所系、群贤云集之地。

晨钟初歇,松风微度。

杜若烟端坐于松山书院讲堂之中,心神却恍若漂浮在云间。

殿上,父亲杜珂正执简而立,声如清泉,朗读《中庸》:

“……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

字字清朗,回荡在梁栋之间,与窗外松涛相和。

她怔怔望着,心底涌起一种不真实的悸动。

多少个日夜心心念念的讲堂,此刻终于真实呈现在眼前。

“李文博,你来说说,何谓‘极高明而道中庸’?”

一个瘦弱的少年慌张起身,结结巴巴道:“回先生,这是说……君子既要追求高明的境界,又要遵循中庸之道……”

杜珂摇了摇头:“只解其表,未及其里,子安,你来。”

一名魁梧少年自信起身:“学生以为,此言告诫我们治学既要志存高远,又要脚踏实地。譬如登山,既要仰望峰顶,又要一步一履。”

“善”杜珂颔首,又转向另一方,“若璞,你可有补充?”

杜若璞起身行礼:“学生以为,此句更深义在于‘执两用中’,高明与中庸看似矛盾,实则合一,譬如日月,既高悬九天,又普照大地。”

话音方落,杜珂忽又看向堂后:“杜晏,你可有见解?”

杜若璞心头一动,下意识转头望去。

那是他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身影,此刻正与他并肩立于讲堂之上。

杜若烟起身,神情宁定,声音清润如玉:“学生以为,‘极高明而道中庸’,不仅在学问,也在人心。若只追求高明,则易流于虚玄;若只守中庸,则或流于平庸。唯有以高明之志,持中庸之行,方能致广大而尽精微。”

讲堂骤然寂静,继而窸窣议论,杜珂眼底闪过一抹赞许。

杜若璞在袖中微微收紧手指,面上仍旧从容,心底却难以平静。

而杜若烟——不,杜晏,终于在松山书院的讲堂上,以全新的身份,开启了求学生涯的第一日。

午时三刻,钟鸣悠远,讲堂内学子鱼贯而出,正是休憩时分。

杜若烟挺直腰背,步履沉稳,藏于一群身着藏青直身,头戴乌纱方巾的学子之间,若不细察,任谁也辨不出她原是闺阁娇娥。

这全赖她的好哥哥,杜若璞。

前往松山书院这一路,他悉心调教,更在她那藏青直身之下,藏了件隐秘的“教具”。

束胸的轻绡是兄长特意寻来的,轻薄透气,比素帛柔软许多,可偏偏胸前那两粒红梅,却无论如何也掩不住,硬生生挺立于轻绡之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