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满了粮食的马车裹得紧紧的,军旗在这无风之际安静地耷拉著脑袋。
天热得很,身穿盔甲的士兵个个汗流浃背,却无一人出声抱怨。
队伍最前面是威武雄壮的御林军。皇帝骑的良驹被众人紧簇在中间,身畔除了各将军还逐多了个公输月。
君王深不见底的双眸,盯著司马昭然,许久才悠悠地吐句:&ldo;爱卿此次出征绝不可负了朕的厚望。&rdo;
司马昭然作揖笑答:&ldo;不敢。&rdo;
知了聒噪而不知疲惫地嚷嚷著,扰得几个押队的士兵有些泄气。
皇甫翰调转马头,拔高声音:&ldo;此去,你们肩负著平我大宓边疆的使命!男儿当有志,为国为民,流血流汗,应在所不惜。朕自问,从不惧敌,你们如何?&rdo;
&ldo;不惧!&rdo;本有些倦的将士,见皇帝亲自问话立刻有了精神。
英气蓬勃的年轻皇帝挑眉勒马,字字铿锵:&ldo;北狄扰我边疆,侵我领土,犯我百姓,尔等忍是不忍?&rdo;
&ldo;吾等不忍!是可忍孰不可忍!&rdo;
&ldo;蛮国辱我赫名,削我盛气,没我天威,尔等愿是不愿!&rdo;
&ldo;吾等不愿!&rdo;
皇帝英眉一扫,满目威厉。
众将士昂首挺胸,喝声响遏行云:&ldo;大宓昌隆,千秋万代。吾等誓死效忠吾皇,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rdo;
少年意气风发,伸手笑道:&ldo;众将平身。你们是我大宓的将士,打仗自要打出我大宓的风范!&rdo;
士兵们精神更振,一时间气势更是大增。
公输月在队侧,静静望著皇甫翰的侧脸,若有所思。
皇帝绝无仅有的气质,令他有些惊。这笑容似乎在哪见过,就和那夜酣睡的模样不同,却同样是令他熟悉得很。
可不论怎麽想,都想不到,会是在哪到见过。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皇帝向身侧的将军吩咐了几句。
将军一一应了。众人便先後做了别。
离别的氛围虽被豪情壮志冲淡,却仍沈重得紧。
皇帝拢了拢披在肩头的龙绣淡鹅黄色外罩,朝身旁的将军轻轻颔首。
司马昭然得了令,肃然挺直脊梁,持著兵符,一声令下。人群便纷纷策马向北去了。
皇甫翰停驻在马蹄扬起的滚滚尘土中。随行的公输月及另外几个常侍亦分散著立在他身边。
望著远去的浩荡军队,皇帝许久才转过身:&ldo;摆驾回宫。&rdo;
公输月的心情显然不比皇帝轻松。他沈沈应了一声,拉了拉手中的缰绳。
另外的常侍不如公输月得宠,待到前面的两人走出一小段,才敢跟上皇帝的御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