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然后全原佑和他打了一架,在老师和家长的教导下双双哭着道歉,握手?言和,而全原佑被?迫和更多?的小朋友共享了“昭昭”这个称呼。
&esp;&esp;全原佑终于开?始认识到,昭昭不会是他一个人的昭昭,昭昭也?不会只有他一个好朋友。
&esp;&esp;“但?你们从小一起长大呀,所以和别的好朋友还是不一样的。”全妈妈耐心?地安慰他。
&esp;&esp;“哪里不一样呢?”
&esp;&esp;“嗯就像你把昭昭看成你的所有朋友里最重要的一个一样,昭昭也?是呀!”
&esp;&esp;全原佑重重地点?头,在日记里写下新?学?会的一个词。
&esp;&esp;“昭昭是独一无二的!”
&esp;&esp;一年级的课业还是比较轻松的,对全原佑来说,比起数学?,他更喜欢语文,就算认得的字还不多?,也?喜欢捧着书一页一页地看。
&esp;&esp;但?是,他们的数学?老师是郑昭一的爸爸。
&esp;&esp;郑叔叔上课的时候就变得不那么和蔼可亲了,对调皮捣蛋的学?生还会板着脸,很吓人,全原佑力争在郑叔叔面前当一个好孩子,每次提问都第一个举手?,成功当上了数学?课代表。
&esp;&esp;郑昭一在需要表现智力的领域不知道该如何确定阈值,一开?始选定的参照物是她的同桌李广林。
&esp;&esp;然后在第一次课堂测验中,十道题里错了四道,和小胖子并列倒数第一。
&esp;&esp;郑爸爸在学?校的时候没表现出来,回到家吃饭的时候,还问了郑昭一。
&esp;&esp;“昭昭呀,上学?有没有辛苦呀?”
&esp;&esp;“没有喔。”
&esp;&esp;“那,数学?是不是很难呀?爸爸说的话?不太好理解吗?还是爸爸给你上课让你觉得有负担呀?”
&esp;&esp;“都没有喔。”
&esp;&esp;郑爸爸端着碗看着和平常一样吃饭的女?儿,神色复杂地给她夹了一块肉。
&esp;&esp;“谢谢爸爸喔!”
&esp;&esp;郑昭一没察觉到什么,到了晚上才发现,郑爸爸房间的灯一直亮着,她好奇地透过门缝往里看,发现郑爸爸捧着他的博士毕业证叹了一晚上的气。
&esp;&esp;于是第二次课堂测验,郑昭一吸取教训,换了个参照物,决定将自?己的水平保持在中上游,只错了两道。
&esp;&esp;郑爸爸肉眼可见地高兴了不少,还给郑昭一买了好多?漂亮的小裙子。
&esp;&esp;升到二年级,全原佑终于如愿以偿地和郑昭一成为了前后排。
&esp;&esp;同时,围绕在两个人身边的朋友也?更多?了,全原佑慢慢学?会了“分享”,但?每次看着别的小朋友围着郑昭一看故事书的时候还是会想,没关系,反正回家后,就没有人要来“分享”啦!
&esp;&esp;除了全保赫。
&esp;&esp;兄弟俩的粘人劲儿也?是如出一辙,一个非要挨着昭昭写作业,一个非要拉着昭昭玩玩具。
&esp;&esp;全妈妈就笑,说如果有两个昭昭就好了,兄弟俩就不会每天吵来吵去。
&esp;&esp;全原佑瞪圆了眼睛,说:“昭昭是独一无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