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军方人员的惊叹与振奋(求首订!)
基地室内靶场,人形标靶整齐排列,仿真目标对象。
这些标靶能够进行各种复杂的移动轨迹和躲避动作,用来测试武器的追踪和命中能力。
此刻,在人机协同模式下,只见武装机器人手持重型步枪。
步枪与武装机器人内制的计算机和火控系统创建连接,其连接方式还是以有线连接为主,因为信号传输更稳定也更可靠,稳定性与可靠性是军用装备必不可少的指标。
丰富的实时数据信息显示在操作员的第一视角ui界面,实时信息显示在视角边缘,确保不影响主视角、
此外,还可以灵活调整显示信息在视角中的透明度,
在视角左下方是武器系统的信息,此刻显示着步枪的信息数据,弹夹子弹剩馀量[200200]
右下方视角显示操作员的生命体征数据,如体温、呼吸、血压、心率等。
在视角的下方居中位置显示着一个武装机器人的小模型,这是武装机器人的实时状况信息面板,比如电源电量、动力情况等。
当武装机器人遭到攻击,机体结构遭到破坏。
比如肩甲部位被破甲,面板小模型会在肩甲部位亮起警示色,不同颜色代表受损程度,
武装机器人整体完好无损时,小模型整体颜色是淡蓝色,损伤程度由轻到重依次由淡蓝、浅黄、深黄、浅红、深红五个等级渐变。
整个视角ui界面能让操作员一目了然的掌握自己和武装机器人的实时信息状况。
值得一提的是,最开始陆安团队在设计武装机器人使用的重型步枪时,在枪身一侧弄了个小型led面板,用来显示弹夹剩馀子弹数量。
不过后来又移除了这个部件。
因为在战场上敌人也可能看到,若是看到弹夹清空,对敌威力就会下降。
所以该显示部件又被移除,即便是弹夹清空也只有自已知道,而敌人无法判断枪里有没有子弹。除非是遇到能赌你枪里没有子弹的燕双鹰,这是概念神,无解。
此时,全向运动平台上的操作员已经收到付晨给他发来的通知。
他深吸一口气,打开步枪的智能辅助瞄准系统。
瞬间,武装机器人头部侧位一个指示灯忽然闪铄,这表明智能辅助瞄准系统已经激活,正在快速扫描周围的环境。
不过闪铄灯的发出的光不是可见光波段,人的肉眼看不见,需要特殊仪器设备才能探测到。
靶场另一端升起了若干静态标靶,率先开始的是100米近距离打静态靶。
操作员的第一视角画面,视野里的标靶被扫描,目标身上出现一个红色信标被标记。
视角里会出现两个实时可移动的信标,一个是圆形信标,一个是十字星信标。
圆形信标是人的肉眼看向视角内的具体位置就会快速移动到该位置,是实时跟踪人眼动态视觉十字星信标是武器准心,但并非象fps游戏那样固定在视角中心,它也是实时移动的,因为这是根据步枪的枪口指向弹道路径实时同步的,十字星信标会随着步枪的枪口指向同步移动。
如果枪口指向视角之外,则十字星信标会消失在视角里,这是在告诉操作员,此时开枪,子弹的弹道路径不会出现在视角内。
要锁定一个攻击目标的时候,圆形信标移动到目标身上,当确定打击该目标,则该目标身上会出现一个红色信标予以醒目标记,并且这个红色信标会一直锚定在目标身上,除非操作员主动解除才会消失。
然后操作员控制武器让十字星信标移动到红色信标,当两个信标交汇的时候,红色信标立刻会变成绿色信标。
只见操作员控制武装机器人持着步枪指向视角里的标靶,十字星信标与标靶身上的红色信标交汇,红色信标立刻变成绿色信标。
这个过程,操作员只是控制武装机器人手持步枪对目标进行大致瞄准,让视角里的十字星信标往红色信标移动,智能辅助瞄准系统会进一步智能精调,予以精确瞄准。
当目标身上出现红色信标,目标确认完成;当红色信标变成绿色信标,目标锁定完成,
红色形变转绿后,操作员果断扣下扳机进行点射。
砰!!
伴随着一声枪响,标靶成功命中倒下。
紧接着,操作员指向另一个标靶,红色信标转为绿色。
再次点射,又精准命中标靶,
靶场开始持续不断响彻着枪响,静态标靶也跟着一个个倒下,很快就击中100个标靶。
然后进行200米中距离射击测试,也是100个目标标靶;再然后就是300米远距离射击测试,还是100个目标标靶。
操作员逐一进行,技术小组的其它成员也在采集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