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重生2013超级科技帝国TXT > 第118章 进军商业航天的时机已成熟(第2页)

第118章 进军商业航天的时机已成熟(第2页)

大年初一过后,到了第二天,县一把手果然亲自来到陆家村拜访,跟陆安预判的一样。

县领导借此契机找陆安投资家乡,经过一番交谈,陆安也欣然答应在老家这边投资办个厂。

这事儿他前天就跟孟秋颜沟通过,到时候从产业链上找一个没什么技术难度的制造业环节,来老家县城这边办厂供货,订单就交给这家工厂。

对于元界智控来说,只是从整个产业链上溢出一点红利而已,但对于家乡县城来说这点红利也是巨大的增长点。

这边的事情便也就此告一段落。

翌日初三,陆安带着孟秋颜返程嘉宁市。

春节假期还有三天时间,元界智控正式上班时间是在2月15日周一。

在假期的最后几天,陆安在家中别墅除了与孟秋颜开展深度交流快乐之事,也在着手思考接下来的2016年要做的事情。

2月13日周六上午。

孟秋颜来到别墅一楼,看到陆安在客厅,她悄悄然地来到对方身后,双手伸向他的双肩环抱着。

此时的陆安正盯着笔记本计算机,双手飞快的编辑内容。

“你在干嘛?”

孟秋颜好奇的瞄了眼屏幕,看了一会儿,她双眸闪过一抹惊讶:“星界动力航天?你要成立新公司?还是商业航天赛道?”

陆安点点头:“恩,去年国家多部门就联合发布《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商业航天领域这条赛道,咱们必须参与,星辰大海才是未来。”

另一个重点他没说出来,那就是应对2028年“蒙特摩洛斯”小行星危机。

国家肯定是要两手准备的,最好的局面就是阻止小行星撞上地球,大量各类物资会持续不断送达太空,而这需要极其巨量的航天运力支持。

国家在去年发布的文档,明确鼓励民营企业参与航天活动,这也标志着国内商业航天产业的正式激活。

该规划提出要推进民用航天设施的商业化运营,重点发展商业遥感、通信广播卫星等业务,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卫星制造、发射及地面设施建设。

陆安计划成立的星界动力航天公司,主营业务就是航天运输。

该公司的前期阶段搞火箭、可回收火箭为主;中期阶段搞可往返地球与外太空的运输飞船,并逐渐淘汰火箭;到了中期后,则搞具备跨行星间航行能力的各种货运飞船、客运飞船,也包括太空战舰等。

事业上的事情,孟秋颜都是以陆安为主,见他是真的要进军商业航天领域,她便围绕此事展开思考。

过了一会儿,她说道:“星界动力还是作为子公司由元界智控全资控股吗?”

闻言,陆安摇头说道:“不,星界动力独立创办成立,与元界智控并行,两者在股权上不产生交集,最大的交集就是两家公司都是我创立,我是掌舵人。”

星界动力航天的赛道是航天领域,需要得到国家的鼎力支持和资源倾斜。

陆安自己从无到有的搞,当然也没问题,但太浪费时间,他想的是能直接跳过“新手村”阶段,站在已有的国家航天底蕴之上直接向上突破天花板。

现在已经是2016年,距离2028年发现“蒙特摩洛斯”小行星的时间节点算截止日,也就只有12年的时间。

最多再给3年时间,到2031年就必须要全面运转提供巨量的航天运力,因为2036年小行星就要撞上了,至少也要预留5年,所以满打满算给地面准备的时间就15年。

要得到更强力的正策支持,肯定是要引入国资,获得强力支持后就不用走“新手村”流程,起码能节省三到五年的宝贵时间。

国家已经在航天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陆安让星界动力自己从零开始搞,等于是把国家已经点亮的航天科技树自己又重新复刻做一遍。

已经有人从0做到10,星界动力自己再从0做到10,在陆安眼里是纯纯浪费宝贵时间。

应该是接力赛,直接从10开始往上突破天花板才对,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向上突破。

引入国家队企业参股星界动力,从而获得诸多资源的倾斜与支持。

陆安的计划是引入国家航天科技集团、国家航天科工集团、国家电子科技集团、国家航空工业集团参股,有这些国家队企业的支持,星界动力便无需从零开始。

不过如此豪华的阵容,也不是谁都能拉得来的,这必定是需要上边真正的大人物拍板。

好在如今的陆安有这个实力,武装机器人、小元机器人这些产品证明了他的技术水平。

而且前不久还有普罗米修斯基金搞的那“百亿美元”全球悬赏,堪称是给陆安的一个史诗级“认证”,来自对手的最强认证,简直把含金量拉满了。

(本章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