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嘉月收起手中的书卷,微微掀开马车帘子,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却尽显萧条破败的城墙。
城门口进进出出的人,大多身着满是补丁的短打衣衫,双眼浑浊无神,脸上刻满了生活的沧桑与麻木。
城墙下,有一些老妪正在售卖东西,她们眼中满是期待,眼巴巴地望着路过的行人,可那些行人都行色匆匆,她们售卖的野菜无人问津。
“蔡嬷嬷,你拿上几个大钱去将他们手里的东西买了吧。”顾嘉月心生怜悯,开口说道。
这个县城如此穷困,不由得让她想起前世去偏远山区支教时的所见所闻。
那也是西南的一个小山村,周围三个村子共用一座破败不堪的小学校,可学校里仅有十来个学生。
他们与外界几乎隔绝,在她去支教之前,连英语是什么都不知道,所用的课本还是十多年前的旧版本。
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少年宫,什么是博物馆。
一节课只讲一道数学题,第二天上课前提问,竟然还有同学回答不上来。
他们行事懒散,每天上学都会迟到,行为举止也颇为粗鄙,经常张口就是脏话,还随地丢垃圾、吐痰。
他们读书并非为了考大学,那对他们来说太过遥远,只是想着能会写自己的名字,会算账,以便日后出去打工。所以那里的
第7章第七章初入桃花村
辍学率很高,这一度让顾嘉月感到十分无奈。
但同时,他们也是纯真善良的。
刚到那里的时候,顾嘉月因为水土不服,嗓子发炎说不出话,那些调皮的孩子便上山去摘金银花来给她泡水。
她始终记得一个很腼腆的女孩子给了她一颗牛奶糖,“老师,你用热水泡开会有淡淡的牛奶味,很好吃的。”
那颗糖的包装有些褪色,边边角角还沾染了一些污垢,看上面的生产日期,已经过了保质期。
其他同学说,这颗糖是去年女孩子的父亲回来过年时带给她的,她平时都不舍得吃。
吃了那颗糖,顾嘉月只觉很甜很甜,嗓子的不适也缓解了不少,同时也更加坚定了她在教育行业深耕的决心。
“小姐就是心善,那些野菜随处可见,根本不值什么钱。”蔡嬷嬷忍不住说道。
顾嘉月从回忆中回过神来,看着蔡嬷嬷提回来的野菜,确实都是些极为常见的品种,有些甚至在这官道旁就能采到。“无事,我们人多,嬷嬷晚上辛苦些,就用这些野菜包个饺子吧。”
蔡嬷嬷见小姐主意已定,也不好再劝,便顺势坐在马车外面,开始折起菜来。
出门在外,没那么多规矩讲究,这半个月来大家都已习惯了。
“小姐你歇歇,马上就要进城了。”花朝将顾嘉月手中的书卷拿走,拿出一块点心放在她手上,还贴心地倒了一杯温茶。
正好,城里喧闹嘈杂,确实不适合看书。
而且在路上的这半个多月,顾嘉月对这个王朝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
“蔡嬷嬷,进了城你先不用跟我去村里,你带着这些东西先在城里买一间房存放,然后留意一下有没有合适的铺子,等我有空了可以去看看适合做什么营生。总归是要做点挣钱的买卖,不能坐吃山空。”顾嘉月有条不紊地安排着。
虽然侯府给了她很多东西,但大多是女孩子日常用的物件,这些东西虽值钱,却不能随意拿出去换成现银。
“好,听小姐的。那我先让康子自己往前去探探路。”蔡嬷嬷应道。
康子是蔡嬷嬷的儿子,此次也跟着一同前来。
“嗯,嬷嬷自行安排便是。”顾嘉月点头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