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顾嘉月也询问了郑清和,杀害大姑一家的凶手还未找到。所以大伯如何受伤的,还是一个谜团。
大伯娘坐在床边的矮凳上,一边用湿帕子给大伯擦着手,一边留意着襁褓里的大孙子。
对了,前阵子家里一致同意让顾宇川给顾家这第一个重孙取名。
顾宇川抱着孩子琢磨了三天三夜,翻了好几本典籍,最后定下“顾宙诏”三个字。
大家听着都觉得寓意不错,只是叫起来总有些拗口,便又给取了个小名——顾鱼儿。
只因这孩子被抱着时,总爱蹬着小腿扭来扭去,像极了水里游来游去的小鱼儿,这小名便慢慢传开了。
顾嘉月走到床边,逗了逗顾鱼儿。
小家伙刚吃饱,眼皮耷拉着,小嘴抿了抿,没哭也没闹。只是伸出小胖手抓了抓她的指尖,露着没有牙的嘴巴呵呵的笑。
他好像知道家里近来事多,从不大声哭闹,每天除了吃就是睡,谁抱都乐呵呵的,很是省心。
逗了一会儿孩子,顾嘉月来到后院。
除了去学堂读书的几个小辈,家里的劳动力都在忙着挖地窖。
地窖挖得很深,土堆在旁边像座小山。
大家分工明确,有的挥着锄头往下挖,有的用筐子把土运上来,干得热火朝天。
顾嘉月想上前搭把手,可看着眼前的景象,一时竟不知该从哪儿下手。
最后只好站在娘亲旁边,接过她手里装满土的筐子,往院外的山沟里倒。
“嘉月!”大堂哥刚把一筐土运上来,额头上满是汗珠,用袖子擦了擦,喘着气问道:“咱们全村都在挖地窖,你那水泥够用吗?”
这话一出,院里所有人都停下了手里的活计,纷纷抬起头,眼神里带着同样的好奇和担忧,齐刷刷看向顾嘉月。
顾嘉月倒完土,转过身也用手背擦了擦额角的汗。“放心吧,村长已经组织村里的劳动力去收集材料了。制作水泥的材料咱们村里都有,就是得多费些力气。”
制作水泥的核心原料是石灰石、粘土和铁粉。
这些在西南这边储量本就不低,找起来不算难。
只要材料备齐了,叶允棠有法子把它们变成能用的水泥。
听她这么一说,大家悬着的心才算落了地。脸上的担忧散去,又拿起工具忙活起来。
江陆离突然离开,分配水泥的重担落在顾嘉月身上,他们心里其实一直捏着把汗。
到时候村民来要水泥却给不出,免不了又要听些阴阳怪气的酸话、馊话。
他们是怕顾嘉月忙前忙后,最后反倒落不下一句好。
“你们放心,这次的水泥可不是白给的。”顾嘉月看出了家人的顾虑,补充道。
“难道你想让村民们用钱买?”二伯母直起身,皱着眉问道:“就怕他们舍不得掏钱啊。”
“不让他们直接出钱,”顾嘉月解释道:“后续村里应该会办个水泥作坊,到时候让他们来作坊干活,用工钱抵就行。”
倒不是不能直接给,只是她心里清楚轻易得到的东西,人往往不会珍惜。
靠自己劳动换来的,才会记在心上,用的时候也更仔细。
见顾嘉月心里早有打算,家人便不再多问,埋头继续干活。
爷爷蹲在一旁喝了一大口甜酒水,喉结滚动了一下。放下大碗,大手一挥,声音洪亮的说道:“好了,别坐着闲聊了,都起来干活!早些挖好,咱们还得去种红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