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现在国际主流却是以七音阶为主,因为音程关系复杂,音乐表现力更加丰富。
因此很多音乐人从小学习的就是西方的音乐体系。
一个从小接触的就是西方的音乐体系的人,你让他写一首古风歌,这不是闹呢么。
这和让洋鬼子看华夏古诗,还问他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一样。
当然,这其中也不乏一些天才,可以横跨两个体系,甚至将两个体系玩的出神入化的,可是这种人终究是少数。
大多都是照猫画虎,意思意思就行了。
不过方灿现在拿出的这首歌却是标准的以五音阶为主。
同时大量运用了级进和小跳进,让旋律潺潺溪流般自然、平滑,能够营造出一种连贯、舒缓的音乐效果。
适当的小跳进又能够打破级进带来的平稳感,使旋律更具个性和特色,让音乐在保持流畅的同时又不失变化,让人更容易记住旋律。
俗称抓耳。
节奏丰富多变,和声中古典现代的融合让歌曲和声色彩丰富,增强情感共鸣。
最让他诧异的是方灿在歌曲中加入了戏曲元素,他无法去判断其中戏曲部分的好坏,可是却让整首歌的节奏再次多变。
总体来说一首完整的且质量上乘的古风歌曲。
当然,一首歌好听不好听也不能光看谱子,音乐的表现形式始终是要表演出来的。
他有点期待了。
“你是作曲专业的?”赵老师有些好奇的问道。
作为主管录音棚的老师,音院有点水平的学生他基本都是了解的,可是方灿明显是个生面孔。
方灿挠了挠头,笑道:“那个。。。。。。不是,我们是戏文的。”
“戏文?“老赵有些懵:“音院有这个专业?”
“呃!”方灿讪讪一笑道:“不是音院,我们是文院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文院!”
这位赵老师越发懵逼了,他还以为两人是音院的。
不过音院也好,文院也罢,都是西艺的学生。
懵逼过后,笑着摇头道:“你这专业跨的也够离谱的?歌写的不错,自学的?”
“这个。。。。。。大概吧。”方灿摸了摸鼻子。
赵老师也没有刨根问底,问道:“编曲做了没?伴奏录好没?”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