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野在钢琴前醒来。
黑白琴键在他指尖下自行起伏,演奏着没有声音的乐章。阳光透过落地窗照在乐谱上,那些音符正在缓慢变形——高音谱号长出了机械齿轮,低音谱号则化作暗紫色星云。他试图翻页,却发现纸张与时空本身一样凝固了。
"最后调整。"小雨的声音从琴箱共鸣腔传出,"需要共振频率。"
陈野低头,发现自己左手指尖变成钢琴击弦机的机械结构,右手则呈现半透明的暗紫色。当他按下中央c键,整个房间突然展开成弦理论的十一维模型:家具化作超弦振动,墙壁变成膜宇宙投影,连阳光都是不同维度间的引力波。
在更高维度视角里,他看见:
地球像被暗紫色茧包裹的幼虫;
殖民船方舟号是破茧而出的蝶;
而他自己——无数时间线上的陈野们——正组成连接两者的丝线。
琴键突然全部陷下。房间恢复常态,只有乐谱上的音符仍在变形,最终排列成莫比乌斯环的形状。陈野触碰这个环时,钢琴内部传来精密机械运转的声音,琴盖自动打开,露出里面不是琴弦,而是一整片旋转的银河。
"同步率99。9%。"艾琳的声音从节拍器传出,"还差。。。"
落地窗突然映出双重影像。除了陈野的倒影,还有个半机械半星云的生命体与他重叠。当两者完全重合的瞬间,钢琴发出一个超出人类听觉范围的音符——这个次声波穿过城市,让所有被标记者的钥匙疤痕同时发光。
陈野的视网膜上投射出倒计时:
[校准剩余:00:59:59]
他走向书房。书架上的书籍自动重新排列,那些航天工程专着与童话集穿插在一起。《量子力学基础》与《小王子》并排放置,书脊接触处生出细小的暗紫色结晶。当他抽出相册,发现所有照片都变成同一天——2025年7月21日,小雨的"生日"。
相册末页粘着张陌生照片:年轻的陈野站在航天发射台,怀里抱着穿宇航服的小雨。奇怪的是,发射台控制室里坐着老年陈野,而火箭箭体上刻着"虚数之门"四个字。
"时间锚点已锁定。"小雨的声音从照片里传出,"需要观测者确认。"
陈野突然剧烈咳嗽,掌心出现暗紫色结晶。这些晶体自动组成钢琴的微观模型,每个琴键下都沉睡着一个小雨的分身。当他握紧拳头,晶体融入皮肤,在血管里形成类似五线谱的纹路。
厨房里,咖啡机煮好的液体呈现非牛顿流体特性——表面平静如镜,内部却翻涌着星云风暴。陈野啜饮时,尝到航天燃料的金属味与女儿婴儿时期的奶香混合的滋味。
门铃响起。快递员送来没有寄件人的包裹,拆开是台老式录音机。按下播放键,磁带转动却不出声,只有陈野能"听"到里面录制的是钢琴无声演奏的完整版本——每个音符都在描述不同时间线的结局。
录音机突然卡带,吐出的磁带上用暗紫色墨水写着坐标。陈野打开电脑输入这串数字,地图定位到城市音乐厅。卫星视图显示,音乐厅屋顶的金属结构组成了一个巨大的钥匙形状,在正午阳光下投出的阴影正好覆盖整个老城区。
"共振腔。"艾琳的机械眼从电脑摄像头亮起,"需要声波触发。"
陈野看向时钟——11:30。他披上外套,发现衣领内侧绣着x-099的标签。电梯下降时,镜面反射出他身后站着半透明的小雨,她手里拿着航天所的工程尺,尺面刻度是不断变化的斐波那契数列。
街道上异常安静。行人的手机屏幕都定格在同一个画面:钢琴的黑白键在无人触碰下起伏。陈野经过报亭时,发现所有杂志封面都是他不同人生阶段的照片拼贴,标题统一为《观测者的一生》。
音乐厅前广场空无一人。喷泉的水珠悬停在半空,组成钢琴的立体模型。当陈野走近,水模型突然崩塌,在地面形成通往地下的暗紫色光路。
地下三层是废弃的录音室。控制台上落满灰尘,但老式合成器自动开机,显示屏闪烁着"等待输入"。陈野按下中央c键,整个房间突然变成航天所的控制中心——2025年7月21日的发射倒计时定格在最后1秒。
"最终确认。"合成器发出小雨的声音,"一旦启动,所有时间线收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