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趣书网>大理寺断案实录结局是什么 > 第173章(第1页)

第173章(第1页)

&esp;&esp;崔叙一看她的样子就知道她的小脑袋在想些什么,他放缓马儿的脚步,与桑榆肩并肩,“三日后,我会开庭审理此案。”

&esp;&esp;桑榆懵住了,不明白崔叙为何要提这件事,“喏。”

&esp;&esp;崔叙笑道:“之前你是以仵作的身份参与案件审理,这次身份不同,你最好早做些准备。”

&esp;&esp;说完,不等桑榆回答,崔叙已经快马走开了。

&esp;&esp;桑榆怔住,什么叫身份不同?自己不是以仵作的身份参与吗?

&esp;&esp;三日后。

&esp;&esp;桑榆昨天晚上一夜未眠,早上洗漱的时候,她看着自己越来越黑的眼睛愁容满面,自己当初到底是受了什么蛊惑,为什么要去大理寺?这才多久,自己已经有些精神不济了,在这么下去,她会不会猝死都说不定。

&esp;&esp;两天前,桑榆找人打听了,原来在审案的时候,负责查案的捕头等人是需要从旁协助的,像是崔叙审案的时候,一般都是百里谦等寺直或者是娄大等人协助。

&esp;&esp;说是协助,实际上是主要的陈述人,毕竟不是每一个做在公堂上的官员,都能将案子了解的事无巨细

&esp;&esp;崔叙那日的意思就是说,在审理许娘子一案的时候,桑榆是要站在公堂上的,与疑犯等人直接对峙的。

&esp;&esp;桑榆听了之后,感觉崔叙是不准备放过自己了,他刚刚从泥潭中拔出来,崔叙就又给自己搬来一座大山。

&esp;&esp;为了不给自己和大理寺丢人,这几日,桑榆每天晚上挑灯夜战,将此案的脉络整理的一清二楚,确保在审案的时候不会出差错,其努力程度不亚于当年的高考。

&esp;&esp;想到这里,桑榆默默地在自己的小本本上给崔叙又记了一笔账,总有一天她要新仇旧帐一起找崔叙算上一算。

&esp;&esp;在驿站吃完朝食之后,崔叙就带着人前往醴泉县衙。

&esp;&esp;外面的艳阳高高悬在空中,似乎知道即将要入秋了,它不遗余力地发光发热,铆足了劲要给下面的人好看。

&esp;&esp;醴泉县的县衙时隔好几年,:公堂

&esp;&esp;桑榆等人到的时候,各种期待和好奇的眼睛就落在了他们的身上,她跟在崔叙等人的身后,故作自然地走进了公堂。

&esp;&esp;公堂的两边各自站着一排差役,是姜明府特意从驿站和醉云楼调来的。

&esp;&esp;崔叙神情肃穆地走站最前方,然后端坐在正前方的案桌后。

&esp;&esp;这是桑榆第二次看到崔叙坐在公堂之上,老实说大理寺亲自审的案子还是很少的,一般都是将案子查明送回下属的县衙,由县令审问,县令判好再送到大理寺审核,确定没问题就该流放的流放,该斩首的斩首。

&esp;&esp;这次的案子合该交给姜明府才对,但是崔叙对姜明府并无好感,便亲自审了。

&esp;&esp;失去了审案权利的姜明府缩着脖子,坐在小偏厅里,看着悠闲坐在上位的鲁王大气不敢出。他原本是不打算来自取其辱的,只当是把县衙大堂借给大理寺用用,自己就当没这回事。

&esp;&esp;哪知道鲁王殿下不知为何对此案生了兴趣,不顾劝阻非要跑来看看,已经将驿站和醉云楼围成铁桶的姜明府,不得不抽掉一部分差役前来保护鲁王。

&esp;&esp;鲁王本就是爱凑热闹的性子,最是闲不住的,他打小就爱游山玩水,这么多年几乎要将整个大兴跑遍了,要不是太后约束的紧,只怕他都要跑到关外去了。

&esp;&esp;这次好不容易回长安一趟,还被圣人抓了壮丁,遣到这个小县城来安抚安和公主,为了不节外生枝,鲁王压着性子在驿站呆了许久,时不时拉人作乐。

&esp;&esp;之前还有田少卿可以陪着他,现在田少卿陪安和公主搬去了醉云楼,鲁王痛失玩伴,都快闲出毛病来了。

&esp;&esp;可巧这时候崔叙将杀人案查出来了,鲁王一听,说什么都要跑来凑个热闹,美其名曰:“本王代圣人巡视醴泉,这等大奸大恶之人,本王必要亲眼看着他服罪。”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