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舒城本来不欲带邵阳一起上战场,但无涯以一句,&ldo;二公子武艺不凡,有他在,或许能在关键时候助我们一臂之力&rdo;给挡了回去。
到了前线和那里死守的原部队汇和。
到了才知道,原来主帅出城迎击,仓促间中了埋伏,已经被敌人取了首级。留下来守城的这些部队也快顶不住了。见援军赶到,一个个都不禁红了眼眶。
尤其是副将张沿,更是激动得无以复加,不过还大声呵斥几个抹着眼泪的士兵,&ldo;哭什么哭,有什么好哭的,这点罪就受不了了?听说前朝还有守城守到断粮吃树皮甚至吃人的都有,我们这点算得了什么?&rdo;
无涯问了张沿几句现在的情况,原来这个主帅发现不对拼死护出一支精锐部队出来死守城池抵御敌军。这个部队是以前齐战的军队,后来齐战死后,有一部分分给了王衔庭,绝大部分被朝廷分给了这个主帅用作抵御匈奴之用,没想到出师未捷身先死,还被敌人拿了首级祭奠被齐战一刀砍死的匈奴主帅。
敌军士气高涨,不停地在城下叫阵。
&ldo;我们打还是和谈?&rdo;刘舒城说道。
&ldo;依现在的情况看来,他们的士气正旺,不大可能和谈。&rdo;
&ldo;匈奴打仗的最本质无非是为了掠夺粮食物资,只要我们给他们这些,他们说不定就能退兵,毕竟打仗消耗的也有他们自己。&rdo;
主战的和主和的两方僵持不下,最后无涯说道:&ldo;这样,我们先和谈,若不成功再战不迟。&rdo;
&ldo;问题是和谈派谁去?&rdo;
&ldo;我去。&rdo;刘舒城指了指自己。
无涯望了望他,说道:&ldo;你应该知道此去的风险,你一介书生,若真发生什么意外我们也鞭长莫及。&rdo;
&ldo;没关系,两兵交战不杀来使的道理他们应该懂吧。更何况以以往的情报来看,他们在最恶劣的情况下都没有杀过使者,没道理这次就破例了吧。&rdo;
这时一道粗矿的声音在背后响起,&ldo;我跟刘大人一起去。&rdo;
众人回头,原来是一直站在角落里隐藏了存在感的阿武。
第42章第四十二章
对于刘舒城当和谈使大家都没意见,于是就这么定下来了。
鸣号角告知敌方有使者来谈,后收到敌军的应回,刘舒城和阿武一人一骑出城门来到阵前,看了一圈,来到一个貌似军队小头目面前,边说边比划着需要和谈,请传话。那人给他比了个稍等的手势,转身向军队后方跑去。
不一会儿从军队后面来了一个着衣打扮都跟普通士兵不大一样的人,骑着马来到刘舒城前面,下马,用流利的汉语说道:&ldo;大人,我是这的通译,你有什么事要给我们主帅说的吗?&rdo;
&ldo;我们希望和谈,能请您给你们的主帅传达一下吗?&rdo;
&ldo;好的,大人稍等片刻,我去给我们大帅禀报大人的来意。&rdo;
刘舒城点点头,拱手一礼,&ldo;有劳了。&rdo;
那人微笑了一下,用他们民族的礼节手置于胸前回了一礼后,拉马转身走回军队后面。
趁等那个人的时间,刘舒城仔细观察了一下他们的军队,人数不多,但强在个个都骁勇善战,马背上的民族,从小就是吃肉长大,以一敌二也不在话下。
过了一会儿,那个通译又回来了,对刘舒城行了一礼后说道:&ldo;我们大帅有请。&rdo;
刘舒城和阿武一同跟着那个通译向帅帐走去。一路上的士兵有目不斜视的,也有好奇的看着他们的。
到了帅帐门口,刘舒城翻身下马,进了里面。帐篷不大,刘舒城一眼就看到了坐于桌后的这次匈奴的主帅呼延韩律。
呼延韩律看到他说了一句什么。
那个通译翻译道:&ldo;主帅问你想怎么和谈。&rdo;
&ldo;我国希望贵国能退兵,贵国需要什么开口便是,只要我国能办到,一定会全力以赴的。&rdo;
通译又用匈奴语同呼延韩律说了些什么,呼延韩律听后仰头大笑,又说了句什么。
&ldo;主帅说,刘大人真是快人快语啊。&rdo;
随后呼延韩律看座,两人对于匈奴需要的物资和粮食进行拉锯战,呼延韩律说的数量巨大,刘舒城不同意要往下砍去一小半,两人就此拉锯,其实对于平时的齐国来说,这个数量并不是很大,和给俞国的粮食差不多,但毕竟打了两场帐,又给俞国赠了粮,所以目前齐国也是不充盈。最后两人相互都退让了一步,取了个中间值,也算是谈妥了。接下来谈的就是什么时候拉运过来,呼延韩律的意思是现在派人运过来,和大军一起回匈奴,但刘舒城要他们先退兵,然后由齐国直接运到匈奴。两人就这点一直僵持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