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的幸福指数逐渐升高,前奏能吸引住人,就说明舞台有50%的可能性会很好,这是保守算法,毕竟各行各业都存在着不少挂羊头卖狗肉的做法。
大家对舞蹈部分抱有了很高的期待,以为能俘获内心的是这首歌的舞蹈部分,一看音乐风格,就很有劲舞团的感觉在。
可没有想到最先受到洗涤的却是耳朵。
“这是双重和声?”
“不是,是三重和声!”
“这支临时组合里面的vocal也太多了吧。”
“怎么想的玩三重奏,太自信了。”
“一旦没卡准,就崩了,实在是艺高人胆大。”
慕莎莎举着话筒在唱着第一重和声,剩下的人分别在演唱着第二重,第三重。
上午练习的时候,慕莎莎后面的选手出现演唱失误,进早了拍子,当时听着还挺好听的,有种双声道的感觉。
灵光一闪,想着要不加个和声的部分,让歌曲更加有层次感一些,气势上也更足一些。
原本只是想尝试一下,后面发现大家的音乐素养都不错,双重和声完全不在话下。
上头的人,甚至开始畅想阿卡贝拉的演唱方式了,好在清醒的人较多,要真是那样的话,组个合唱团算了。
阿卡贝拉不行,三重和声还是可以做到的,只要不被带偏,就能给人极致的听觉体验。
在人声的衬托下,原本就很优秀的齐舞部分,更加夺目,明明舞蹈动作幅度不大,气势却非常强。
高梦蕊领舞最大的优点就是,她能完美的契合音乐,不会让后面的人跑偏,大家在她的带动下,力气是往一出使得。
齐舞部分结束,队形开始变化,队员向慕莎莎聚拢,她的part到了。
相较于竞争打歌舞台时,慕莎莎对和本首歌的理解在整队练习时,有了细微的变化,中心思想没有改变,填充了一些细节。
镜头开始对准了慕莎莎进行特写部分,慕莎莎并没有直勾勾的盯着镜头,而是眼睛微微的向右瞟了一眼,随后像是开了慢倍速的开始回正。
看到她正脸的瞬间,所有人的心中开始有了共识。
“她看我了,看我了!”
“完蛋,不怎么敢对视。”
“好强的气势,明明没干什么,就感觉心里发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