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斤大米,30斤白面,还有6瓶高档白酒。”
李山根表情严肃,“有福,这些”
没等他说完,李有福打断道:“爷爷你放心,这些都是正当来路,是我用钓的鱼换的。”
“咱们缺粮食,城里的工人有定量,他们不缺粮食只是缺肉。”
“镇上收购站大鱼每斤4毛5一斤,小点的鱼也要3毛5一斤。”
“这么高?”
李老头和老太太惊呆了。
李山根猛的抽了口旱烟,“生产队养的猪公社收上去才给4毛5一斤,猪肉还赶不上鱼?”
“金孙你没弄错吧?鸡蛋一个才三分钱。”
李有福的话颠覆了两老人的三观。
谁也没想到鱼肉会这么贵。
李有福开口解释,“爷奶,你们说的价格是完成公社生产任务给出的收购价。”
“而我钓的鱼不属于生产任务,价格就随着市场波动,需要的多了价格就高,需要的少了价格就低。”
这些知识放在后世,一个小学毕业的人都懂。
但在这个年代,起码80以上的人不明白,什么叫计划物资和计划外物资。
李老汉听不懂这些,仔细看着李有福,“大孙子,爷爷就问你,会不会犯错误?”
“这点爷爷放心好了。”
“你孙子我不偷不抢,钓鱼全凭本事,要是嫉妒眼红他们也可以去钓鱼换东西。”
第47章
几人眼睛都看直了。
“好家伙,这就是你说的一点?”
孙玉梅没好气回了个“等着!”
又跟着陈自强几人,一来一回搬了好几趟。
“茅台12瓶,杜康10瓶,汾酒5瓶,华子20包,大前门6包,布袋10个”
这个时候的钱是真值钱,所有东西加一块都不到100元。
李有福给了钱票,在几人的帮助下,将东西装进竹筐,装不下的全部绑在自行车后座。
“老六,路上慢点,别磕坏了。”
“没事,我路上骑慢点,谢谢马姐提醒。”
“陈哥,张哥,王主任那我就先走了,过几天我再来。”
几人自然清楚李有福说的过几天是什么意思,脸上全是笑容。
目送着李有福消失在视野,这才重新回到岗位。
李有福自然不用说,哼着小曲将车骑到没人的地方,把所有东西全部收进空间。
原本走路需要花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李有福骑自行车只用了20分钟就到了镇上。
他没停留,继续骑车朝李家村的方向。
快接近村口的时候,才把自行车收进空间。
做这一切,李有福已经是轻车熟路。